第三十一章 庄家新梦想(2/2)
“婚期想订在什么时候呀?”
“老家房子得先翻盖一下,得需点时间,想等十月一行不行。”
“十一,是个好日子,光荣的日子,行,我同意。在农村盖一回房子,好好盖盖,不用担心钱,回头叫你婶子,瞧我,这回得叫妈了,叫你妈去银行给多取点钱拿着,彩礼钱咱不动,就放那,让他们瞧瞧,别老看不起乡下出身的,论钱,论才能,论相貌,他们都没法和我姑爷比。这就是古人讲的金龟婿。”老头似乎喝高了,开始还行,后来就跑上火车了。
大家哄笑一团,净讲些老庄的露脸事,什么现在兼职顾问,什么作品卖了五万多,什么考了个两榜第一,什么被评为市级最佳指导老师奖等等。至于哭的像个孙子就一个字都不提了,虚荣,妥妥的虚荣。
下午,一家子去看新房,出了胡同口一栋新的砖混土建楼就是,县里橡胶厂家属楼,别看橡胶厂不大,特有钱,家属楼盖得在当时属于首屈一指。最里面单元,二楼,八十多平,三室一厅,一厨一卫。是单位供热的,每年向他们单位财会科上交一定取暖费用。董奶听说后还老大不愿意,“还有取暖费一说,那大单位就给包了呗。”老董解释说,“房子外卖了,不是一个单位了,人家还能管你取暖,他们不方便,我来帮交一下不就行了,也没多少钱。”
里里外外转了一圈,都挺好,只是受时代影响,客厅不大,但好在没有公摊,还算的是净面积,看起来比后世的一百多平都宽敞,这时来讲是顶级宿舍楼了,当时配给领导级别的,房子有一部分集资性质,产权归个人了,那个副厂长调走了,所以才能到老庄手里。
边看房子二老边打听,下一步想不想都调回来,只要是想,辽城学校随便挑,人情老爷子给走。老庄表示同意回来,小董老师更是欣喜异常,只是老庄情况特殊一点,得等一年转正定编之后。一年是很快的,大家欢呼雀跃,尤其是二老,并一再叮嘱让他们俩留意一下哪个学校好,就去哪。甚至连小庄蕊都对城里的学校都满是憧憬,只有一个除外,庄丕。
不是庄丕喜欢在穷山沟里窝着,而是真有点打怵陆小月,震天的新闻不得一天一箩筐呀,还能正常过日子吗。
大家又东一句西一句的讨论起装修。冰箱彩电洗衣机的票都帮助准备好了,而且都是两套,这时的很多紧俏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床,家具得找当地木匠打。老庄干脆拿了两千块钱委托董爷子找木匠一次性做两套,一套留城里,另一套将来老家新房翻盖好后搬来用。
下午,又是通过董老爷子联系上了县城建二建筑大队,找到一个肯于去农村基建的包工队,把家里房屋翻盖的活承包出去,讲好,按照庄丕设计的图纸,是个前凸后翘形状别致的一层别墅造型,大概相当于六间瓦房的工作量。连后续室外地坪,院墙,一共是两千三百元,和后世比不多,但在当时比找当地瓦工自建贵出不少,而材料款预算也达到一万两千多。
庄丕早就想好,房子一定修得气派,将来一家人搬来城了,周日还可以开车拉上老头老太回去小住一下,这不是未来城里人的主流生活方式吗,况且他老庄这不差钱。为图省心,连建材都用的二建的。走时留下一万的材料款,两千元的定金,约好六月六日派人考察,准备施工入驻,老庄得临时搬家了。
老董建议在辽城多待些天,不行庄丕和蕊蕊就留在辽城上学,有姥爷姥姥照看,他二人就先来回跑着,怕累就买摩托车,这东西可好买了,四五千一辆,不用凭票。
老庄觉得过意不去,说先在学校借一间宿舍,工期也就是一个多月。到时学校放暑假,地方就更宽松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