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船队返航 又遇麻烦事(2/2)
宁德告诉官兵们,百姓们越是这样对我们,我们越是不能占他们便宜!
前来接宁德的军官说:“宁将军放心,不知道其他地方啥样,我们这里军民关系非常好!关系都是双方处出来!我们敬他们,他们也就敬我们!”
宁德叹了口气说,“唉!要是两河流域和阿拉伯半岛都是这样就好了!”
宁德他们一路上,在兵站加油,就没有停留过夜。车是由司机换着开的。车队赶亚述海码头的时候,天刚刚黑。可是码头上还是灯火通明,船都在装卸货物。
听到宁德到了,李威和李菁都迎了出来。
这里的天气已经有些冷了,宁德见到李威、和李菁,赶紧敬礼。
李菁笑着说:“宁老将军,我们就不要这么客气了吧!”
“你们两位是我的长官,礼数不能不讲!”宁德说,“不过,你们今天的酒可要管我的!”
李威说:“我们算了一下,你们今天能到,羊肉已经烀上了!酒马上就给你热上!对了到这里还有很多海鲜!”
“都说啥山珍海味!可是我还是觉得一锅羊肉比啥都强!我啊,就这点儿出息了!”宁德是一个职业军人,从小就在军营中,很少吃海鲜,所以习惯使然,很多李威、李菁他们的山陕籍的军人都不是喜欢海鲜。不过李威和李菁带来的窑岗好酒,今天是管了宁德个够。
窑岗人现在不管走到哪里,都觉得只有窑岗自己的酒才是最好的。这事也是奇怪了,各地都在卖窑岗的酒,而且都比各地的酒贵。现在只要是窑岗的东西,好像就高一等。不过,同样的酒,窑岗的包装就是好。稍有点儿档次的酒就都是玻璃瓶装,外加纸盒外包装。不管酒怎么样,包装就非常唬人。开喝的时候,穆毅和郑芝龙也从船上赶了过来。
虽然宁德和李威李菁他们一直保持着电报联系,彼此间情况,基本上是互相了解的,可是情况终究不是很详细。几个人酒喝得酣畅,就着酒,互相也就把情况介绍了一番。穆毅和郑芝龙也向宁德介绍了下他们海上的情况。
方才,穆毅和郑芝龙没来接宁德就是因为正在给船上进行最后补给,补充一些遗漏的东西。特别是货船上带来的弹药,向战船转运,是很危险的事,他们两人不敢离开。其实弹药补充完,他们也要起航了。
好在李威他们发现了煤矿,提前将质量最好的煤炭早就运到了码头,补充煤炭很简单了。两万吨的泰山号烧的是重油,李威他们也从肃州(酒泉)炼油厂,用汽车队给运过来了。四艘护卫艇用和很多快艇用的柴油,码头上也都备足了。船队补充没有任何不便。不过他走的时候,那些货船还要备上一些货物,那是通过陆路运过来的货物,船队回去的时候,带回去还可以销售出去。
不过,穆毅和郑芝龙都知道,回去路上他们还是要打仗的。弗朗机(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法国人、红毛蕃(荷兰)人都知道窑岗船队过来了,一定会在他们回去的路上堵着他们。当然,穆毅和郑芝龙都没把他们当回事,但是补足弹药那是必须的。没有弹药再好的船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当然了,凭着窑岗的船,撞也能撞翻那些木帆船。可是那就是笨招了。
宁德刚到这两天,都是陪着李威和李菁,帮着穆毅和郑芝龙忙乎船队的事。这次所有窑岗的船,就是以后留在黑海的船,也要跟着船队一起出海。计划是,船队出了直布罗陀海峡,从大西洋向南航行,没有问题,留在黑海地中海的船再回来。
为了避免被海冰封在亚述海,船队补充完了,就离开码头冒着凌冽的寒风起航了。
李威、李菁和宁德一同在码头上,挥手为船队送行。
李威和李菁,走之前,还有很多工作过向宁德交代。巧的是姜瓖也来到这里,他是以和李威他们研究相邻防线的事,和他们协商来了。其实,大家都明白,姜瓖是在乌拉尔山那边呆不住了,过来凑热闹。
姜瓖一听船队船队刚走了,气的“唉”一声,“我真该早点过来!总是一件件事绊脚!可惜了,没看到我们远征船队。”
其实,姜瓖来商量的事,还真的是很重要。
在顿河下游两岸,还有很多土尔扈特部落蒙古人,他们都是归他们汗王自己管辖,这样情况是不能永远保留下去的。不过,在对付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时候,土尔扈特部都是和窑岗军队合作的很好,怎么解决这件事,真是要好好考虑一下。
这件事还真的是件麻烦事。李威他们也没有拿出来一个一致意见。这事还是报给指挥中心。
张知木听到是土尔扈特部的事,心里知道,前世的时候就是他们冒着俄罗斯帝国帝国军队围追堵截冒死东归的。至于这么对付他们,张知木也真的有些为难了!
倒是欧阳鹤觉得这不是个问题。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