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风貌塑造(1/2)
劳动节假期后的第一天,方大就在徐大的办公室里和徐大讨论了一个上午的工作,此刻方大坐在沙发上看着手上这份“关于高新区新村街风貌塑造工程项目”的文件函,脸上神情有些纠结。
徐大喝了口茶,见方大那眉头还皱着,便出言劝道:“老方别苦着那张脸了,眉头都能夹死苍蝇了,这又不是什么坏事。”
“由政府出资改建、美化新村街居民的住房、铺子,对群众来说确实不是坏事。”方大说着把文件函放在了桌上,他也明白徐大说的意思。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群众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我国的城市面貌在这几十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随着这种改变而来的还有诸多问题,比如建筑物形态风格各不相同,看起来的没有美感,而且缺乏特色,高新区自然也不例外。
高新区作为一个城乡结合部,辖区内的建筑物对比城区里的那些高楼大厦确实过于陈旧破败,毕竟高新区的新村街、璧山路这些主干道两侧的房屋最少都是二十多年修的。
而偏偏,高新区这两条主干道是通往城市景区千佛寺的必经之路,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形象,外来游客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如何,这两条街起到了很大作用。
“关于建筑这一块,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曾经批示过,他告诉我们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是城市文脉的体现和延续。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强化创新理念,完善决策与评估机制,营造健康的社会气氛,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
徐大虽然刚来高新区大队任职大队长一职没多久,但就他这段时间对高新区建筑的观察,高新区的建筑几乎没有什么风格而言,不仅缺乏特色,而且主干道两侧的房屋多数都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居住环境简陋问题,就更别提深层次的关系到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风貌塑造工程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只是我怕有个别人士从中混水摸鱼,借着风貌塑造工程的时候私搭乱建,搞一些违建行为。”
方大告诉徐大,他前段时间与大队的老队员唐哥、峰哥他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谈过,多年前高新区璧山路也进行过一次风貌塑造,当时的负责人峰哥可谓是操碎了心,可谓是无时无刻都在盯着这条街的房子,就是因为有不少人想借着这个机会进行楼顶加层这类的违建行为。
“事在人为,最后璧山路的风貌塑造工程不也还是顺顺利利的完成了,你看看现在的碧山路,和风貌塑造前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样子。”
徐大作为本地人,璧山路的变化他看的清清楚楚,他三十出头的时候,这壁山路比现在的新村街还不如,街道两侧尽是些连瓷砖都没贴的老房子,其中还有一些破旧的石棉瓦房,给人感觉就是一个乡下的破村落,但自从风貌塑造以后,这条街上的房子按照统一的仿古风格改建,可以说是“明清风貌、灰墙黛瓦、书院衙暑、柳槐荷花”,机具我们国家的文化特色,古色古香,就连每个店子的店招都统一换成了古代的牌匾。
徐大富有节奏的敲了敲办公桌,同时跟方大开起了玩笑:“老方啊,你也不是什么怕麻烦的人,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事我们肯定是接下的,你总不能让我向局里的领导汇报,说是怕高新区的群众里有人借机搞违建建筑,所以建议撤销这个工程吧?先不说这个工程的决定不是我们能够影响的。就算真能影响,这么个为地方老百姓造福的事,就因为我们几个怕麻烦给搞没了,这要传出去,我们高新区大队的队员还不被地方老百姓给乱棍打死?”
方大呵呵笑了两声说道:“我也不是说不接,只是还需要一个管理方案,现在这文件下来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要开始进行改建了,但具体应该怎么管理,怎么预防违章建筑滋生还是需要斟酌。”
“不着急,我跟着去社区一趟,和社区主任商量下,毕竟风貌塑造是个大事,他们社区自然应该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可以先成立一个关于风貌塑造的工作组,先向新村街的居民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然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果真遇到那种想利用风貌塑造工程搞违章建筑的人,也可以通过地方社区先进行劝解,让他自己整改,尽量避免造成矛盾。”
“这样当然是最好...”
徐大是个比较讲效率的人,既然说到这了,自然跟着也就去了社区找社区主任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商议这事,而方大则在办公室里思考更为详细的管理方案。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