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膝盖与眼泪(1/2)
“老师傅,说一下你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这边小陈正在给一位属于征地范围内老大爷做登记,一边的小姚正在对他的住房进行取证。
小姚四周环顾了一圈,现在是下午3点多,正是盛夏每天最热的时候,这乔峪村的村道上连个人都看不到,周围除了知了发出的声响,就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
“真是个宁静的下午....”
自从乔峪村征地消息落实以后已经过了一个多星期,除了时不时会有些村民会来高新区城管大队咨询一些关于征地的问题,乔峪村到目前为止还算是风平浪静。
“乔峪村的村民其实挺淳朴的,或许是我们城管习惯了先以恶看人吧。”小陈说这话的时候心中无缘由的泛起了一阵心酸,他在作为高新区城管协管员在高新区工作了几年了,从最初的不理解城管的作为,到在城管的职责与对村民的同情心的两难境地中挣扎,再到如今看到有人搭建什么东西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是什么违法行为违反了法律条款中的哪一条哪一款,这种可以算是成长的变化让小陈觉得自己成了一个铁石心肠的人。
“你说这两年我是不是变有些冷血无情了?”小陈颇有感触的问身边的小姚,成功得到了小姚一个白眼。
“说的就好像前几天帮马凉村那个婆婆找房子老照片的人是我似的。”
“举手之劳而已,干嘛不帮,说的就好像那婆婆找到你你不会帮忙似的。”小陈默默的把头扭到了一边,前几天他们收到了一个投诉,说是马凉村的李婆婆现在住的房子是违章建筑,实在八年前违章搭建的,要求城管依法拆除。
小陈他们收到这个投诉的时候觉得很不可思议,先不论这个投诉的情况是真是假,就这个时间就不对啊,为啥八年前修的房子,当时没人投诉,现在过了这么多年反而有人投诉是违章建筑了?
后来小陈他们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投诉人和李婆婆的儿子有矛盾纠纷,这人就打听到了李婆婆这个房子八年前曾经申请过维修,所以就打投诉电话举报李婆婆的房子是违章建筑。
当时小陈为了证明李婆婆的房子确实是合法的,硬是把大队档案室的给翻了个底朝天,最后查了两个多小时的档案才找到啦这婆婆当时维修房屋的档案。
就这个事,小姚还嘲笑小陈办事效率低下,他可是直接去马凉村村委会直接找到了这李婆婆房屋的修建记录,前前后后也就花了半个小时而已。
“是举手之劳吗?是哪个猪头在档案室里翻了一个下午才把这婆婆的档案给找到的?”
对于小陈刚才的问题小姚只觉得小陈过于多愁善感了,小陈算是他们这群年轻的协管员心肠最软的,虽然有时候有点同情心泛滥,给小陈本人以及同事领导都带了点不必要的麻烦,不过领导以及同事,甚至是最嫌弃小陈的小姚自己,都没有过分的苛责过小陈。
因为一个年轻人有这种赤子之心并不是什么坏事,说到底城管名声再差、做的工作再被人诟病,但还是一个为城市发展、为维护群众利益而设立的执法部门,多点像小陈这样喜欢帮助人的同志挺好的。
只不过小陈这份善良和厚道有时候会遭到有心人的利用....
小陈说自己变有些冷血无情,其实是最近这两年小陈的一个成长,他变的不怎么轻易相信违法嫌疑人说的话,非要查证以后才做定论,在此之前,哪怕你能说会道舌灿莲花,就是赌咒发誓,小陈都不会做出任何评价。
当然这是好事,城管作为执法部门本来就是依法办事,做什么事都讲究证据,不过小陈这个成长对小陈自己来说可能算是一种很不好的经历。
真要算起来,应该要从姓周的那个人身上开始算吧.....
两年多前,乔峪村的有个姓周的村民向当地村委会以及政府申请在住房楼顶搭建彩钢棚解决屋漏,当时这个人来城管大队的时候那个形象,一看就是那种忠厚老实的淳朴农民。
按照规定,农村里搭建彩钢棚必须沿着屋顶搭建,最高不能高过1.5米,这个规定主要是为了杜绝楼顶加层的违建行为。不过当时这个姓周的人希望能够维持高度,楼顶他想用来晒晒衣服。
如果小姚处理这事,小姚肯定是不肯的,但可惜乔峪村是小陈负责的,其实小陈最初也是不肯的,但这个人一再请求,而且保证不会把楼顶封起来形成房屋,小陈看他挺老实的,不像那种有违建行为的人,加上那个姓周的人说的头头是道,什么他们家没有院坝,房子有背光,晒衣服就只能晒在楼顶上,小陈也没硬性要求他一定要低于1.5米,让他写了一份承诺书,并让他上面签字盖了手印。
随后小陈把这事汇报给了刘队,刘队虽然有点疑虑,但小陈也是想帮助当地村民,也就让小陈多关注一下,如果将来这个人有楼顶夹层的违建行为,就及时制止,及时拆除。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