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设计(2/2)
即便如此,长枪兵仍然被誉为军团中最累的兵种,他们为其他一切兵种提供掩护,披甲后持续战斗的时间不能超过三个时辰,是全军的依靠。他们左臂上套着护身盾,右侧腰间挂着箭囊和五花八门近战武器,横刀是最常见的,使用战斧,狼牙棒,短剑,三棱刺等也不少,士卒们在入场前已经将铁面罩放下,经过阅兵台时将原本竖起五米长枪斜向45度角,整齐划一的动作引起阅兵台上的参谋军官们一阵惊叹。
长枪营身后是两个佰刀营方阵,佰刀手们身着的陷阵甲比长枪手的全身甲轻便,但防护更为均衡,胸背腰腹等重要部位都以大块铁甲防护,手臂包裹着细密的钢质鳞甲,大腿外披铁环缀成的锁子甲,内衬一层坚硬的厚革甲,小腿前方则由厚革带束紧板状胫甲防护,整个简直如同钢铁包裹的猛兽。步伐沉重的陌刀手腰右侧挂着各式短兵,左侧挂着直径三尺的圆盾。而双手使佰刀时他们习惯将圆盾背在背后,可以增加身后的防护,短兵格斗时则以左手持盾,右手使用战斧,狼牙棒,短剑,短矛等近身武器。虽然五尺的刀刃都被皮鞘细心的包裹起来,但在所有受阅的方阵中,佰刀手们仍然是杀气最重的,伴随着他们的出现,阅兵场上的气温都似乎寒冷了不少。
“此番最大的意外之喜,就是得了这两千五百陌刀手。”吴英雄微笑着对身旁蔡斯道。晚唐五代内乱杀伐,中原军队的主要作战对象都是步兵,因此更利于克制轻骑的大唐陌刀因为造价昂贵,被中原各节镇军队弃之不用。归义军地近西域,既容易得到打造陌刀的好铁,又要面临四面回鹘、吐蕃轻骑的突袭骚扰,虽然归义军骑兵的比例已经远远高于中原节镇,完全依靠以骑制骑还是不太现实,因此归义军装备和训练了大量的陌刀手抵御周边游牧民族的轻骑袭扰。吴英雄收服河西汉军后,汰弱留强,得了两千五百训练精熟的陌刀手,便将每只步军中都有两个陌刀营,使原本长于守御的步军阵多了两把犀利的尖刀。
取得河西之地后,吴英雄原本想要迫不及待的发动对凉州吐蕃的攻击。但进入敦煌,一疏理河西情况,才发现当务之急是整合河西现有四分五裂的实力。河西之地原有归义军和甘州回鹘两大势力,归义军早已经四分五裂,回鹘各部则只是被他打败而已,随时可能重新推举出大可汗,联合起来发起攻势。
于是吴英雄只能先在敦煌将归顺的归义军各镇和岚州西征军,以及招揽的回鹘勇士编成六军,并把所有自己势力所及范围内的汉民和回鹘部族都分给军士。然后一边整训军队,一边以军为单位发动对河西走廊内回鹘部落的轮番打击。拜河西走廊走廊相对封闭的地形所赐,用了数月时间,终于将千里河西清扫干净,各军也在整训和边战边练中逐渐成型。新成立的河西军军士在这几个月时间里也逐渐感到了新的军制给他们带来的巨大优势,原本因为种种原因而投入吴英雄麾下的军汉变得对他既崇敬,又死心塌地地忠诚,也逐渐学会了利用吴英雄制定的种种规矩给自己争取最大的好处。
如果说佰刀营的出现是阅兵场里笼罩着一股肃杀,接下来弓弩营入场则使整个气氛活跃起来。弓弩手必须身高臂长的要求使长弓营成为所有军团中平均身高最高的队伍。正常情况下弓弩手都在其他兵种的保护下放箭,这也是长弓手们面对战争的心态较为放松,因此,弓弩营是各军团中气氛最活跃,也是和驻地女子风流韵事最多的营。
为了方便弯弓搭箭,弓人甲仅肩甲和胸甲是扣在一起的板甲,其它外甲都是轻便的革质,此外还穿了一件丝棉衬里的锁子甲背心,因此,如果不是将半人高的护身方盾背在背后,这些身材颀长的长弓手们的步伐恐怕就要更加轻捷了。
弓手们左侧腰间挂着长弓和圆盾,右侧挂着箭囊和护身武器,或许是因为盔甲不够沉重的关系,许多弓手都选用了战斧,狼牙棒等重武器。在此后千钧一发般的许多战斗中,敌军的重步兵突破进入夏军长弓手的阵地,满心欢喜的准备开始一边倒的屠杀的时候,没想到迎来的确是异常血腥肉搏战,相对来说铠甲单薄的弓箭手对格斗中以伤换命的技巧钻研颇深。
最后入场的是辎重营,教戎军辎重营本有300辆马车,由于车队过于庞大,入场受阅的仅仅是100辆载有诸葛连弩的弩车和400名军士的徒步方阵。也为了行动方便的需要,辎重营士卒个人着甲极其简单,除了头盔外,大多仅穿着缀钢片的革质背心。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