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壶/第2杯:每个人的表象都透漏着过往的经历(2/2)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小姨一直对农村人有着很深的敌意。据说当年小姨在农村,后期的时候每天都受着无休止的打骂,这让她心里满是对农村的阴影。
后来,又因为一些变故,小姨只身去了南方,几经波折,做成了一番事业,直到快四十了,才又结婚,更是在四十多岁时有了自己的孩子。直到怀孕时,小姨才知道原来当年没有孩子并不是她的问题。
但是命运并没有放过这个人生稍稍有些顺利的人,由于小姨生孩子时是高龄产妇,外加身体状况不好,所以孩子出生后智力发育的十分缓慢。
自此小姨变得更加孤僻。好在小姨这些年生意做的不错,整个婆家都在靠着她,所以生活上倒不委屈,也算好歹给了她些许安慰。
听完小姨的故事,秋子倒也满是唏嘘,果然小姨今天这个样子不是凭空而成的,而是遭受了诸多的打击才变成了如此。看来小溪的小姨的本性不但不坏,反而很善良。小姨虽然很刻薄,但这一切都是生活将她折磨成如此的。
秋子自认为自己曾经的生活已经满是疮痍,但相较小姨的经历,却实在也是要好上太多,起码家人一直都在身边。
但奇怪的是这个故事里并没有出现小溪和小溪父亲的身影,不知道为什么小姨对他们父女俩有那么深的成见和敌意,难道就是因为小溪的父亲是农村人?想来却也不该。
这让小溪也一直很是不解。但每次询问姥姥,姥姥都是拿话搪塞过去。小溪私下里觉得可能是小姨孩子的问题吧,让小姨对她产生了些许嫉妒吧。但细想下,于情于理却又说不过去。
尤其这次姥姥的过世,更是刺激到了小姨,让她对小溪有了更深一层的不满和敌意。在小姨心里,自己母亲的突然过世,总是逃不开小溪的关系,哪怕很牵强。人就是这样,心里既已认定,不管有无关系,都逃不开她自身对这个人已经认定的逻辑之中。
就在姥姥刚过世那几天里,小姨的眼神都恨不得戳进她的肉里。不过那段时间里需要小姨去做的事情比较多,也没太多时间来针对小溪。
姥姥入院及去世后,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小姨凭借一己之力在张罗。尤其是姥姥过世后,小溪不停的在殡仪馆、派出所、医院等等相关的地方多次往返。
小溪本以为姥姥的过世自己应该是最悲痛的那个人,直到葬礼上,看到差点昏厥过去的小姨,才知道自己仅仅是背负了悲痛,而小姨则是背负了更多。
小溪的小姨,这么多年一直好像都活在坎坷中,舒心的日子总是有限的。但她好像从未放弃过生活,仍是在扛着一切自己能扛起来的东西风风火火的在向前冲着。
在这一点上,秋子十分敬佩小姨,所以秋子决定以后无论小姨再说他什么,他都要试着去释然、去消化,不去争执。因为与这位小姨的人生经历相比,自己不过沧海一粟而已,又怎能争执得过。再者说来,既然是值得敬佩的人就总要多想着她的过人之处,又何苦去争辩。
如此一来,因为和小姨少了许多冲突,日子倒也好过了一些。
不过小姨也确实没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耗在这两位晚辈身上,因为随后的两天里,姥爷醒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这让小姨很着急。不停的在联络关系,拉来很多省内有名的医生来给姥爷会诊。
但整体下来,就还是那几种方法,要么就是风险大,要么就是周期长。这让小姨有些无从抉择,满是焦虑。
不知那时小姨的心里会不会想她的姐姐,也就是小溪的母亲,如果还有姐姐在,总会有个依靠,有个商量。而如今,总是要落在她一个人肩上。
第三天的清晨,秋子仍是一大早便拎着早餐来到了医院,但刚上楼,便听到了走廊里有两个人在争吵,仔细一听,原来是小溪的父亲和小溪的小姨。能感觉的出来两个人知道是在医院所以都尽量在压制着自己的火气和声调,但仍能感觉到吵的很激烈。
“好歹我也叫他一声爸,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武断。”是小溪父亲的声音。
“我爸可跟你无关,你家人早就都没了,千万别再带上我爸。你当年带我姐离开的时候,这个家就不敢再和你有瓜葛了。”小姨的话语总是这么刻薄。
“那都是多少年的事情了。再说与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小溪父亲听到小姨提到自己的妻子,语气稍显弱了下来。
“没关系?没关系这个家就不会是如今这个样子。”小姨语气有些恶狠狠的感觉。
就在秋子进退两难的时候,两人发现了秋子,随即两人停止了争论。
“你带好你所谓的家人,最好离开这里。这个家早就该和你们没关系了。”小姨冲着小溪的父亲撂下这句话后,便离开了,剩下小溪的父亲独自站在走廊边上。
小姨擦过秋子身边的时候,仍是只把秋子当做了空气。
秋子走过去,想说句什么,还未等开口,小溪的父亲却先对他说。
“把东西拿进去吧,小溪还没吃饭。之后和我出去下,我有些话想对你说。”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