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少年游 第十七章 大道之始(1/2)
从千林峰出发的渡船已经在天上飞了数日,要到达最终目的地——碧海宗的飞流瀑渡口,大概会上一个月的时间。
自从那日被宋新瑶小小的算计了一次之后,拓跋烈担心给玉玄真人惹麻烦,便一直老老实实留在房间。
玉玄真人经过一番考量,已经选好了一部心经作为拓跋烈的入门心法,他见拓跋烈外出玩耍的心思淡了,便正式开始传道,指导拓跋烈修行。
这一日,师徒二人相对而坐,玉玄真人缓缓道来:“天地之间有灵气,灵气是施放一切法术的基石,是修士修行的根本。所以修士第一境为练气境,修行第一步为练气。练气分三个阶段:观气,吐纳,聚气。”
玉玄真人说着,伸出一只手掌,掌心朝上作爪状。几个呼吸之后,只见他掌心之中流光溢彩,如阳光照射下的一团斑斓水雾。
“灵气非肉眼可见,所谓观气也并非是用肉眼去看,而是以意念感知。不过当灵气浓郁到一定程度后,却是肉眼可见的,如我们在千林峰时远观万青宗,山峦之间云雾缭绕,便是灵气充沛雾化的显现。当灵气浓郁到极致时,甚至可以化作固态。”
玉玄真人随手一挥,掌心水雾消散不见,随即拿出一块灵石。
“灵石便是一种固化的灵气,只不过灵石并非是纯粹的灵气,还掺有许多杂质。至于灵玉和灵晶,也都不够纯粹,只是固化的灵气相对更多罢了。”
“静坐吐纳是修行的基本方法,看似简单乏味,实则缺之不可。吐纳相当于对灵气的炼化,化天地灵气为己用。补充灵气的方法虽然有很多,但实质上都是借用,随着时间会慢慢流逝,而吐纳所得灵气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学会吐纳,便可以开始聚气。所谓聚气,便是通过吐纳,将灵气吸收,入于窍穴,存于气海。所以鉴定修行资质的一个重要评判,便是通窍多寡,气海广博程度。通窍越多,气海越广博,便有越多的空间存储灵气。而灵气越充盈,便可以施展更多更霸道的法术。”
拓跋烈忍不住问道:“师尊,那我体内的窍穴有多少是通的啊?”
玉玄真人想了想,没有故意隐瞒,“你体内三百六十五处窍穴,无一阻塞,而且你的体质特殊,天生与灵气亲近,所以这第一境,对你来说不是难事。”
修士到了第三境心动境,便可以内视己身,那时候拓跋烈自己便会发现他所有窍穴都是通的。对于拓跋烈来说,炼精化气这个阶段不会有什么问题,不如早些告诉他,让他对自己更有信心。
拓跋烈得到肯定,果然十分高兴,随后又小心翼翼道:“那我和宋新瑶相比,谁的天资更好呢?”
“你的天资千年难遇,宋家小丫头虽然天资不俗,却是比不上你。”
得到这个答案,拓跋烈更加开心了,知道自己只是起步较晚而已,日后只要努力修行,肯定能追上宋新瑶。以后再遇上她,也不会再任由她欺负了。
玉玄真人郑重道:“天资再好,也只是上天馈赠,不可因此惰了修行。要知道,在无尽的岁月长河里,不知有多少如你一般的天之骄子最后泯然众人矣。天资上佳,只是你修行路上的一个助力,而不是你所有的倚仗。修行如登山,天资好只不过是让你比别人步子更大,但如果你裹足不前,步子再大也是徒然,勤勉之人步子再小,也总会走到你的前头。”
拓跋烈正色道:“徒儿谨记师尊教诲。”
玉玄真人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观气,吐纳,聚气,均需要静坐。盘膝闭目,含胸拔背,尾闾中正,垂肩坠肘,双手环抱阴阳,此为静坐姿势的基本要求。你初入修行,要依此进行。事实上,静修的要义为天若泰然、百体从命,只要身心彻底放松,杂念排空,便可以了。因此静修并不局限于坐,一立一坐,一走一卧,皆是静修,全在心境平和与否。”
“修行需要辅以心法,不然始终如没头苍蝇,寻不到登山路径。为师为你选了一门心法,名为《太无灵气诀》。这门心法传自上古,是一门古老的上乘心法。大道至简,这门《太无灵气诀》便是如此。尽管人人都知道它是一门上乘心法,却因为太过简略,资质寻常者难以窥悟,所以少有人修习。为师让你修习,是相信以你的悟性,足以参透这门心法。炼精化气是修行的基础,你若是能参透此诀,便能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对你以后的修行裨益良多。”
“徒儿定不负师尊厚望。”
玉玄真人从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递给拓跋烈,“拿去参研吧,若有不解之处可以找为师解惑。”
“是。”
拓跋烈没有急着尝试静坐观气,不先把心法参悟透了,单单静坐是没有用的。他拿着《太无灵气诀》,独自走到一旁研读起来。
拓跋烈在读书一事上很有天赋,虽然只有八岁,大部分的字却都已经认识了。《太无灵气诀》只有寥寥数页,其上还有几幅经脉窍穴分布图,所以真正的文字只有数百字而已,拓跋烈读起来很轻松。
只不过读起来轻松,并不意味着领悟其中的真意也很轻松。
《太无灵气诀》是上古心法,语言简练,直指根本,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拓跋烈虽然看得生涩,但好在新奇感增加了他的耐心,即便不能马上理解心法的真意,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而且在这之前,玉玄真人给他讲解了许
多修行的知识,他脑海中已经对修行一事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所以虽然不能立马领悟透彻,但也不至于如看天书,一窍不通。
一连三天,拓跋烈都沉浸于参悟《太无灵气诀》,没有显露出半点不耐烦。玉玄真人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虽然说一个八岁的孩子如此沉稳老气,应该算是不正常的事,但只要对修行有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拓跋烈参悟了三天的《太无灵气诀》,已经小有所得,只是他怕玉玄真人会觉得他骄傲自负,才没有开始静坐观气。
这天早上,拓跋烈终于忍不住红着脸,有些发窘地对玉玄真人道:“师尊,徒儿已经好几天没有小便,也没有大便了,徒儿是不是生病了?”
玉玄真人闻言,古板清瘦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一丝笑意,“不妨事的。你自上船以来,一直靠船上提供的灵果果腹。这些灵果虽然只是最普通的灵果,但也不是你往日食用的五谷杂粮可比的。这些灵果不含浊气,你体内自然也就没有秽-物需要排出了。我辈修士,修行的极致为第十二境渡劫境,所谓渡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通过天雷,锤炼己身,以求脱胎换骨,涤清浊气,以求无垢之体。唯有无垢,方可证得大道,飞升成仙。”
“也就是说,只要徒儿以后好好修行,境界越来越高,就再也不用小便和大便了?”
“然。”
拓跋烈很是高兴,修行果然有很多好处,以后不但不用吃饭了,连拉屎撒尿都不用了。随即又想到,不吃不喝,当然也就没东西可拉可撒了。
玉玄真人问道:“这几日对《太无灵气诀》可有领悟?”
拓跋烈不敢隐瞒,“小有所得。”
“有所得为何不见你开始尝试?”
“这个……”拓跋烈自然不敢将真实想法说出,那样会让玉玄真人觉得自己不够信任他。
拓跋烈说不出来,玉玄真人却是人老成精,对他心中的想法一清二楚。
“修行一事,归根结底都只是你一人之事。为师虽然是你的师尊,但为师的作用只是将你引领到大道之上,在你迷路时,为你解惑,在你走上歧路时,为你匡正。至于你最终到底能走多远,还得靠你自己努力。所以在修行一事上,你不需要揣测为师的心思,只管放心大胆地去做。”
玉玄真人随即又目露精光道:“心存正义,与人良善,这些道德准绳修士自然也要遵守,否则与妖邪阴鬼何异?但唯独在修行大道一事上,修士必然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大道之争,寸土不可让!”
“徒儿明白了!”
有了玉玄真人这番话,拓跋烈不再犹豫,抛开杂念,开始了第一次静坐吐纳。
修行起步的最佳年纪为四到六岁,此时年纪较小,经历的俗事不多,心中也没有太多杂念,只要引导得当,很容易便会进入物我两忘的空灵状态。
拓跋烈的年纪还不算大,加上天资上佳,所以第一次尝试,便很快进入状态。
接下来的日子,拓跋烈一直沉浸于修行之中,一边参悟《太无灵气诀》,一边静坐吐纳,两相印证校验,收获极多。
————
这一日,渡船上的管事特地前来通知玉玄真人,明日未时便可到达飞流瀑渡口。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