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说亲(1/2)
这是支鸡狼毫的小楷毛笔,鸡狼毫也就是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儿。
原价四十五文,四宝阁的掌柜看云雀年纪小,加上她软磨硬泡的讲价,到手三十八文。
不算贵的,但也不差。
这是小五人生中第一支属于自己的毛笔,是有意义的东西,虽然钱不宽裕,但云雀觉得,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毛笔笔杆是竹制的,上刻四个小字:业精于勤。
“高兴不?”
见小五捧着笔,两只黑沉沉的眼睛聚拢起欢喜的光芒,云雀心里有种踏实的满足。
小五重重点头,手指来回摩挲着笔杆上小字,抿起嘴,目光渐渐变得坚定。
“你在想,往后要更用功的读书,考取功名,让姐也高兴?”云雀仿佛能看穿的他的心思。
小五握着笔,点头。
“小五,你记住,读书是为了开阔眼界,明辨事理,以前姐总说考上状元,气死大伯,那是说笑呢。”云雀觉得他年纪还小,功利心太重不是好事儿。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云立忠,为了能当官儿使尽手段,把一大家子人都忽悠魔怔了。
小五抬起眼,似懂非懂的眨了眨。
“这读书吧,往大里说,是为了胸怀天下,往小里说呢,也是独善其身,两种说法都对,你只要记住,不骄不躁,踏踏实实的就好,明白吗?”
云雀也不知道对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屁孩儿说这些,他到底能不能听的懂。
小五垂下眼皮儿,认真的想了想,又点了下头。
“去睡会儿吧。”云雀拍拍他的脑袋。
这么聪明的小家伙儿,又是跟着方秀才的,应该是歪不了……
“你说你,一天书没读过,咋就懂的那么些道理?”云雁纳完最后一针鞋底,把线咬断,纳闷儿道。
“常去村口听王里正说话,听多了就懂了呗。”云雀答的跟真的似的。
白溪村村口有棵大柳树,树下有个年久废旧的大磨盘。
年逾七十,头发胡子都发白的老里正只要不下雨下雪,每日下晌就会坐在磨盘上天南地北的跟人闲扯。
拒他自己所说,他可是有状元之才的人,那为啥没得到朝廷的重用,却屈就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小山村里当了个里正?
因为,他祖父是前朝旧臣,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的那种,后来,战事起,改朝换代,这天下姓了‘凌’,他们这些旧臣后代便被迫发配,并永不得为官。
至于是不是吹牛,谁也不知道。
反正,老头儿只要说起这些,就会手捻着那撮稀稀拉拉的山羊胡,眼望天边,感叹,“生不逢时哟——生不逢时——!”
不过要论真,王里正是有几分真学问的。
这点儿从他随随便便就信口拈来的各种诗词典故中就能听的出,兴致来了,随手捡根木炭在磨盘上写几个字,那笔锋力道丝毫不看不出是出自个古稀老头儿之手。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