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上山(1/2)
《血刀诀》第一式“力劈华山”修炼效果的显著,令曹武十分满意。
趁热打铁,曹武开始将目光转向现在可以习练的剩下两招,以及《血刀诀》秘籍附带的“血刀步法”。
仔细看了看第二式“血光十三斩”和第三式“众星环月”。
曹武发现这两式刀法已经不简简单单是刀的运用了,而是将运刀与步法结合起来,要想练好这两招,必须先要练好配套的“血刀步法”才能事半功倍。
既然如此,曹武便决定先从步法开始。
“血刀步法”并不复杂,其诞生的意义本来就在于配合刀法,助人在用刀时不至于手忙脚乱,以免发生刀未出而脚先乱的窘境。
其中用来配合“血光十三斩”和“众星环月”两式的步法分别是“飞狐逐兔”和“七尺腾挪”。
“飞狐逐兔”的侧重点在于前奔时脚下步法的连贯。
如飞狐逐兔时一般,能够左突右奔却身躯扭转自如,而且动若奔雷,很是契合“血光十三斩”一式刀法中一气呵成的连环刀法特色。
而“七尺腾挪”则注重方寸间的辗转自如,人在遭遇围攻时,往往活动空间被压缩,只有学会在周围几尺之间活动自如,才能从容应对。
所以这式步法很适合“众星环月”的内涵,能够帮人在用刀左支右挡,前抵后撩之时保证脚下步法浑然有序,不发生凌乱。
除了这两式配套步法之外,曹武还选择了一式“八步赶蝉”,准备一起学习。
所谓“八步赶蝉”就是教人如何在短距离之内巧妙爆发,以最快的速度移动,同时还要周转自如。
毕竟“赶蝉”不是简单的直线冲锋,还需要反应能跟得上蝉逃跑时候不断改变方向的变化。
步法的练习同刀法一样,也需要反复的练习,不过步法需要的不是蛮力,而是巧劲。
曹武按照书中所教,将这三式步法一一在地上刻印出来,然后便开始踩着这些刻印一步步的进行练习。书中说,这样照印学步最适合自己这种没有步法基础的初学者。
未学步法之人,腿脚还不够灵活。
只有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照着刻印练习,才能让自己身体适应这种步法节奏,直至养成习惯。
以后再想要走出步法时,便可以信手拈来,轻松施展。
起来容易,但刚开始练习确实十分艰难。
初次练习的曹武错误百出,不是走快了脚步踏不进刻印,就是为了刻意踏进刻印一不小心自己把自己绊倒了。
然而曹武并不灰心,他深深知道像自己这种山庄里的孩子,怕的不是所学东西的艰难,而是一腔热情而无学习的门路。
现在自己有机缘能学到刀法、步法,自然要尽全力去学会,不能暴殄天物。
重复练习的时光总是枯燥的,然而苍天终究不会辜负勤奋。
曹武苦心狠练两个多月,终于将三式“血刀步法”修炼到可以信步走出的程度。
与之配套的“血光十三斩”和“众星环月”也初步入门,虽然还未习得精髓,但是轻松使来已不是难事。
修炼初成,曹武感觉再这样每天在河边对着空气干练效果已然不大,顿时有了再次进山的想法。
毕竟武道是用来战斗的,不经历真刀真枪的拼杀,闭门造车如何能找出自己问题所在?
况且上次就是因为上山与野猪群搏杀的过程中才找到自己力道运用和武器使用上的不足之处。
……
阳光明媚,飞鸟清啼。
踏着树林间太阳留下的点点光斑,一个负刀少年信步在丛林中穿梭,时不时看看旁边的草,仿佛游山玩水一般。
在少年左前方的灌木丛中蹲伏着一只秃着尾巴的野狼,也许是因为年迈被赶出狼群,它只能自己独自捕猎。
但是近两米长的体型,上百斤的体重,丰富的捕猎经验都使得它成为这片山林中最可怕的捕食者。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