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结拜(2/2)
原来紫云观先祖慧明与大明始祖有过插曲,由于忽必烈的残忍与观音教不反官府教规形成鲜明反差,韩山童等几位长老取《向佛中道》圣经中“以毒攻毒,以牙还牙”八字召集各地弟子,移接木地借助弥勒佛教,天地教,明教,白莲教在民间的影响与号召力,以传教方式暗中号召饥民惩恶扶善,挽救天地,不出数年已形成四股在民间较有影响的力量。慧明虽为当任主持,但也无力反驳韩山童等长老的“黑暗当道,邪恶横行,我母仁慈,教人佛道,不除邪恶,民难安宁”之理,只好告诫韩山童“为民仁慈,少起血腥,争得太平,再奉观音。”并临行前相赠佛珠。
别了韩山童等弟子,慧明一路化缘来到家乡太平,正赶上蝗灾肆虐,荒野横尸,哀声连天,十室九空,便将化缘来的银两赠于灾民以送亲人入土,早离尘世,方能入土为安,再投来世。
出村时,慧明撞
上个俗姓朱氏,小名重八的小和尚在啼哭,上前问了才知是因死了亲人无钱下葬而伤心,就求助四邻施舍旧草席破衣,与小和尚破土三尺葬了他的亲人,还请这小和尚吃了一餐饭,给了五两银子,小和尚就用“道僧一家”来比喻慧明就象他的亲人一般,谁料几十年后,这小和尚成了大明始祖夺了万里江山,想接慧明这位艳姑姐姐来京城共享荣华,将重任密交于宣国公李善长。
谁知隔墙有耳,这事让一心想取代李善长位子的奸诈小人扬宪得知,便暗拔三百军汉先李善长一步到了白岳紫云观,冒用李善长之名,给慧明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后,便对紫云观弟子连奸带杀直到黄昏。离观前,这些人特意留下几个活口,待李善长微服赶到,风腥血雨刚过,只见屋宇已毁,艳躯遍地,残不忍睹,吓得急忙赶回京城去密奏皇上。
朱元璋万没料到自己好心却成恶事,由此遭观音教弟子记恨,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
而前任主持云姑师太俗姓丁,其父官任兵部尚书,她入观初时为俗家弟子,因严嵩父子掏空国库,使世宗朱厚璁拿不出犒赏勤王之师的银两,而无端将此罪降在其父身上,不但杀了其父,还要连累满门。为了避灾躲祸,她才回到紫云观,削发成了出家弟子。
如今又出了石秀和秀兰之事,紫云观弟子对大明皇帝哪有不恨之理。
为能尽快救出秀兰来,紫杉道长与石大川忙下山取道亲赴京城,托关系走门路才探准消息,说神宗翊钧虽改过自新,却因秀兰艳丽足抵千妃之艳,而始终割舍不了这天下第一尤物,隔三差五总要去后宫密视,就是碰不着身躯,看看心里也舒坦。还说了,若非是张居正常在耳边提醒亲朝理政之言,和李太后在太监中布下不少耳目,这皇上早已忍不住了,可此时却不敢胡来,只想等上一年半载之后再尽情受用。故他将秀兰软禁在后宫,由侍女细心照顾,派专人巡视守护,还将此处设为禁地。听说秀兰还活着,石大川便托堂叔石星生前的一些幕僚化费了数千两银子,将秀兰所囚之处绘了张草图,注明看守人数和这些人的来历。
回到紫云观,紫杉道长,石大川便遣弟子去请云姑师太,白一飞,和莫菲之姐莫雅前来议事,商谈解救秀兰方案。不想紫云寺的白衫老道也算出了此事,与师弟罗阳居士率三个高徒亲临紫云观来旁议,说来也是奇事一桩,喜得紫杉道长忙暂代师妹云姑,主持白一飞请同门上座敬茶,热情接待。
云姑师太正在静修中堂内巡视,得讯对峰的白衫老道来后,吩咐弟子说:“快去告诉你石师叔,说我马上就到。”弟子走后,她到后堂,这是《阴阳纲目》静修最高贵的地方,与前中两堂相比,这后堂弟子要来得娇惯的多,一般都是巨贾富商,四品以上官员妻小,每年四五千两白银吃住化费,而前堂百余两银子还不够她们的香火钱,秀兰就是后堂弟子升到前堂做督导的。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