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书信(1/2)
起身后,蹇胜指指横匾,充满喜悦地说:“没想到俺家啸儿的亲爹,竟然会是当今圣上,小民们的万岁爷,这实为李姓之福也。”又对老二说:“蹇华,往后你主外。看看,先把章氏的那些山,全吃下来。”
做老大的让出三分之一权力给自己,蹇华心里感激,就说:“老大,俺有个想法。现在暂时不买章氏的山,先吃了上游汪氏的那几座山。到时筑坝断水源,章氏的那些山没了水,这价就卖不高了,俺们再吃它。”
“这想法好是好。可断了水源,章氏必和俺们李氏打官司,到时咋办?”
“没甚么咋办的。俺有父皇这层关系,哪个官敢动俺们,这乌纱帽不要啦。”
这就是天啸最担心的地方。李氏一脉在这几百年,除了经商务农,没出过一个官,始终被章、汪、胡这三大地方姓氏压着。现在好不容易攀上了高枝,有了扬眉吐气的出头机会,还不变本加利,好好地风光一番。
这人就是势利眼,旺祖家没钱时,谁都当不认识,只怕吃了亏。
现在旺祖入军营做将军,啸儿成了能呼风唤雨的人,秀贞摇身一变成了财主,有四座大山,三家店铺,一家饭店,一座院子,十一个丫环,十四个下人,十八个伙计,这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谁都犯上了红眼病。
关键是秀贞撞了鸿运,不日必将母随子贵入京城,住豪宅,穿金戴银,侍女成群,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到了这时,大家才想到该是巴结秀贞的时候了,可找了一圈也没秀贞的影。
回到耳房,钟磊始终担忧着那些正邪两道的人物,知道他并没死,必再会前来袭杀,那李府人也就危险了。想到这些,他就对迎春说:“姑娘,前几日的事你也清楚,想那江湖人物必然不会善罢干休,也许正在调集帮手。总之,肯定还会再来李家庄找我。老太太是慈祥之人,太公又是位难得的好人,到时必然将我躲藏,那就危也。”
迎春听了一愣,不解地问:“钟老爷,这危从何来?”
钟磊叹道:“若那些恶人找不着我,必会大开杀戒,那我岂不牵累了李家上下。”
迎春听了这才明白,焦急地问:“钟老爷,那咋办?”
钟磊又是一声叹息,说:“我想暂且离开这里,待病愈后再回来,免得牵累庄主全家人。我留一书信,待那些恶人寻来时,可让老太太将书信交给那些恶人便是。那些恶人看了书信,也就不会迁怒于旁人,你看怎样?”
迎春虽是个丫环,但行事谨慎,为人和善,还有几分胆量,此时听了这些话,想想也有些道理,便点头说:“钟老爷,这想法好是好,只是你这身体到了外面,万一遇上强人或仇家,怕会有性命之忧,到时咋办?”
钟磊笑笑说:“我已死过一回,还怕啥。只要不
牵累了庄主一家,即便死了也值。”见他去意已定,迎春也不再劝,便说:“那好,你就上俺家躲上几日再作打算。好在俺家也不远,就在七里坡镇上。家里除了俺爹之外,再无他人。只是俺家穷得很,没啥给你吃的,你可不能说俺不心疼你啊。”
商议了一阵后,迎春找来纸笔砚墨,钟磊这样写道。
“无敌魔君,东方烈,百毒魔王,三眼怪道,千手观音,你们要杀的人是钟某,这与李庄主百姓无关,请别为难他们。而对过去之事,钟某已有所悔悟,便想从此退隐山林不问江湖事。如尔等非要取钟某性命,以泄愤怒,那十年后清明再上黄山光明顶,到时任由尔等处置,决不还手。”
写罢,将信交给了迎春,叮咛说:“此信,先不急于给老太太,不然老太太看了后,必然不肯放我走。你可将信先给一个丫环,待我俩走了后,再让她把信交给老太太。这样,我俩也就走了。”
迎春自然明白钟磊意思,笑说了一句:“俺也不是笨女人。”说罢出屋。
钟磊从床头下取了自己的几张银票,三锭大银,两锭小银,还有一些碎银放入怀里,想着到了迎春家里要用。
眨眼功夫,迎春给了信回来,手上还拿了顶竹笠。她给钟磊戴上竹笠,还往下压了压,有意遮住他的脸。随后搀扶钟磊出屋,也不敢走正门,只怕让人撞上走不脱,就由后院小门出了庄主家。
俩人沿着小巷的青石板到了庄门口,唤门楼上庄民放下吊桥,匆忙离庄,往七里坡而去。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