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崔家有喜(1/2)
天启二十三年四月初八风启国溯阳洲抚阳城
春天来的晚了点。一阵烟花鞭竹声生硬的驱走了早春的几分冷意。在城门口晒太阳的乞丐们彼此相告:“今天安抚司佥事家里施福了,听说一人一大碗米饭,还带上冒尖的荤菜,来者有份。”乞丐们纷纷起身,向崔家奔去。
城门沿街的安子酒楼雅间内,一玄衣少年临窗而立,看着走向内城的乞丐,淡淡问道:“你家有喜事?”
桌旁悠然坐着一同龄男子,身着青色丝锦,袖口绣着几支顶风青竹,面如春风,暖色宜人。一只手握茶杯,转动着绿色的茶汤,道:“北地的初春峰雾,要烫着嘴喝才能品出回甘,你也试试。”
玄衣少年转身,年纪不大,面目已经完全长开。如玉面容上眉眼细长,眼角微挑,多了几分惑人之色。他垂下眼睑,走回桌前,看着青衣男子细品杯中峰雾。青衣男子满足的咂砸嘴,放下茶杯后才不经意回道:“嗯,算是喜事吧,家里多了个妹妹,父亲为她施福积德。”
“噢?”玄衣少年道,“崔夫人多年未再孕,的确是大喜”。
“说来话长了,这个妹妹已经五岁了。我娘在邺城老宅生下她时,先天不足,大夫都说很难养活。而且我娘生她时魂没了好几天。父亲担心以后真要养不活,娘亲更伤心难过,就说是个死胎。悄悄把妹妹送到外宅将养,好了便罢,死了也就不提了。父亲来抚阳上任时,这妹妹还是一脚阳间一脚阴间,不敢挪动。三个月前得了株回葵草,配着方子居然好起来了。父亲大喜,这不就接回来了。”青衣少年停住,又给自己斟了茶道:“你这一年过的怎样?玉城好还是风都好?”
“当然是玉城自在,天子脚下净是规矩,不是俯身就是抬手,还未做什么就累半死。”玄衣少年拿起茶杯,又道:“你呢?这才下了魅盘山,该是短期不回了吧?想想三天两头打架的日子,还真是怀念。”
“哦,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日子你也怀念?”崔赐珏揶揄道。
原来这玄衣少年是风启璟王的大公子风元溢。璟王是风启皇帝的二皇子,虽然早在蒙龙洲有封地,但风启十一年风都内乱时,璟王被急调风都任军务司大司使,协同任课物司大司使的太子一同平息内乱。内乱后就被重用,很少再回蒙龙洲封地。蒙龙洲玉城璟王府内王妃体弱,香侧妃主事,只留年仅五岁的大公子风元溢和三岁的世子弟弟风元潞。世子五岁时璟王妃病逝,璟王回府一趟,安排风元潞外出学艺。自此,王府内只留香侧妃和风元溢娘俩相依为命。
崔赐珏出自小户人家,按说与风元溢本无交集,但七岁时被魅决绝带往魅盘山习武。魅盘山地处蒙龙洲槐荫县,与玉城毗临。崔赐珏八岁时,十岁的风元溢入山打猎,误闯山内炼池,差点儿死在里面,被前去炼骨元的崔赐珏发现并相救。两人虽有相惜之意,但少年血性,谁也不服谁。风元溢与崔赐珏比武。没想到这个比他还小两岁的少年居然屡出奇招,险胜了自己。风元溢的功夫是皇家大武师亲授,虽然没有世子弟弟有天赋,但在一众皇孙中也实属佼佼者,所以感觉被结结实实打了脸。这场小败成了风元溢的心头刺,于是常偷跑去找崔赐珏打架,一雪前耻,一来二去,两人打成了朋友。后来璟王要风元溢和侧妃回风都,两人便就此告别。而在两个月前崔赐珏接到父亲的书信,要他回家。魅决绝没有拦着,交待崔赐珏在家练功,但半年要回山一次。于是有了安子酒楼内两人的见面。
崔赐珏的话音未落,一只青玉色的茶杯突然飞到了面门前。崔赐珏眼皮没抬,只是略略一勾手指将茶杯接在手心里,道:“安子酒楼的用具很金贵,还是不要浪费的好。你来抚阳专同我过招?”
“有件事要你帮我。”风元溢干脆道。
崔赐珏抬起头来。“公干?”
“不算公干,却是要事。”
青衣少年坐直了身子,笑道,“要事?听起来还不如公干。”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