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弟子也是有区别的(1/2)
刚进入的门派是外门弟子,这类弟子的基数最大,负责门派中的各种杂物,虽然门派会给与一定的月俸,但往往入不敷出。
这类弟子也是很少有出头机会的,往往修为无法精进后,便会被宗门派往各处驻守,说白了就是宗派低价雇佣来的工人。紫极观招收外门弟子的年龄便是十六岁到二十岁之间,原因很简单,太小了没法干活,太大了心思太重。
实际上门派的精英弟子并非是自外门中选出的,即使有也非常的少,主要来自于三个途径,为捐、传、考。
捐,是指普通人通过捐钱捐物的方式进入门派,此事受俸殿掌管,捐来的弟子也不限制年龄,会进入俸殿的少聪阁学习,到达年龄后便会成为外门弟子,这类弟子因为开蒙的早,成就上要高于普通外门弟子。
传,顾名思义,既是传承,就是家中长辈在门派内修行,后辈被长辈带入门派修行的,类似于清晨子与药罐子的关系。此种方式一般是幼时在家中修行,成年后也可被带入门派之中,修炼的一应所需都由其长辈承担。门派之中的长辈自然知道年龄对于修行的重要性,所以都是自幼修行,加上长辈所赐予的一些宝药,进入门中之后自然是比那些十六岁才开始修行的外门弟子成就要高,这类弟子因为长辈的关系,不出意外的都会被各殿的长老收为亲传弟子。
考,指两个方面,第一个指的是考量,弟子中表现突出的会被门派关注,宗门会对这种弟子有一定的资源倾斜,如果被某个长老或殿主看中,也可收为亲传弟子。
至于考的另一方面就要细细说来了,总体来说修道之人的天资分为十品,一品最次,十品最佳,至于本体的十绝废体,便是还要低于一品的体质,比宝体还要稀少。比十品还好的便是各种宝体了,修行越到后期,需要的资源越多,所以门中的很多长老都会前往世俗之中,为宗派寻找修炼的好苗子,宗派也鼓励这种行为,长吉上人将陈轩之带到紫极观便得到了极多的赏赐。
捐、传、考便是紫极观真正选拔弟子的方式,不光紫极观,几乎所有的门派都是选择这几种方式,至于正常的外门弟子,实际上根本不会得到宗派的重视。外门弟子的年龄达到二十二岁便会被派往各地,到时候修炼的资源更少,想要修为有所进境无疑会困难更多。
从以上便可以看出,其实内门弟子才能真正的被称为紫极观的弟子,内门弟子之后便是核心弟子。宗派对核心弟子的要求便是修为达到两仪境,年龄不超过三十岁。至于三才境便不能称为弟子了,改称为紫衣供奉,达到这个层次,宗派会进行大力的培养,此层次是各殿主乃至掌门的起点。
门派大比按此分为上中下三个组别,筑基期与一元境合为一个组别,称为人元组,对应内门弟子。
两仪境为一个组别,称为地元组,对应核心弟子。
三才境为一个组别,称为天元组,对应紫衣供奉。
陈轩之自然是要参加人元组的,除了修为要求以外,人元组还有其他的规定。
比如不可以使用超过一品的法器,不可以使用任何符箓,也不可以在比试过程中服用任何丹药等等。
距离大比已经不足五日,陈轩之还是没有按照血杀真君的要求进行闭关,但若说他放弃大比却也不像。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