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浅谈《红楼梦》中王熙凤(1/2)
诸葛出师,忠情尽知;昌黎祭文,感人至深。今我对人物的研究,不能只是在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功成名就,性格特点后,就盖棺定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好,好在哪些方面;错,又错在哪些方面,还应跳出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去考虑,他之所以成为了这样一个“好“的人或“坏“的人是因为什么。如果我们以流动的视角去评价他的静止,这明显不对等。事出皆有因,抓住源头,方可谈古论今。
一
我们对于王熙凤最普遍的看法是:笑里藏刀;唯利是图;历练老成;巧于趋奉。或者更狠的是死有余辜,也就是报应也是应了那句“机关计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就不得不问王熙凤到底做错了什么事,值得大家绞尽脑汁去谩骂。
首先,王熙凤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和窃积财富是他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而且他曾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
其次,还有更甚者认为她拆散了宝黛情缘,丁维忠在《百家讲坛》说,凤姐机灵了一辈子,是比谁都机灵,但是她犯了个错误,就是在宝黛爱情这个问题上,站错了队,立场问题,她就没有摸着贾母和王夫人是极力反对宝黛爱情的。
诚然,贾家的衰败和宝黛爱情悲剧,凤姐有顺水推舟,但两者之间并没有必要的联系。即使宝黛“木石前盟“般的情意,但好景不长,不久又来了个薛宝钗,此人做事迎合贾母的心愿,深得贾府上下的喜爱。加上宝钗的母亲刚到贾府就把和尚关于金配玉的话散布出去暗示大家:宝玉和宝钗才是天设地造的一双。可见上天终不愿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并非凤姐一个人的原因。
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