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2)
论修行中的不退转
首先感谢道友广武的法布施,让大家能够从中获益。
广武??8:42:17
早上在诵楞严咒心的时候,有一只麻雀跑来我窗户边,占了好一会儿,我就诵出声让它也听见
开怀智慧居??8:42:41
那它叫了吗?
广武??8:42:56
是呀
开怀智慧居??8:43:19
那你觉得它是在表达愤怒呢,还是喜悦呢?
广武??8:43:26
我窗户是关的,后来我走进了些,过了一会儿它就飞走了,我不知道它有没有叫
这个没有想法,感觉不出愤怒,但是我是很喜悦的看到它飞过来站着
开怀智慧居??8:44:31
很好,我很喜悦
广武??8:45:09
嗯,昨天无意中悟通了六波罗蜜啊
开怀智慧居??8:45:42
那讲给我听听
广武??8:45:44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方法
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所以有所侧重
而般若既是目的又不是目的
般若是修行的目的,但是修行的目的不是智慧,而是解脱烦恼
广武??8:47:18
所以说般若是目的也不是目的,只有用般若指导生活才是目的
所以一切都是为了解脱,解除烦恼,离苦得乐,非苦非乐,最后没有执着,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是为不住一切相
开怀智慧居??8:48:37
那我顺便问你一个很有趣,半实质性的问题吧
广武??8:48:37
好呀
开怀智慧居??8:50:43
一个人,修行努力,但是此生没有成功,来世因为入了轮回,这个人会不会修行会不会退步呢?如果有退步,是为什么?如果没有退步又是为什么?明明同样是没有了记忆的重新开始,为什么有的人不会退步呢?如果我们了解了原因是不是就找到了让自己不退转的方法呢?
不用着急回答我,可以没事参一参,一旦明白了,会更加解脱
广武??8:55:53
首先,是可能会退步,退步的原因还是业力。如果没有退步我认为是愿力的成分要大过业力的成分,因为愿力熏修了阿赖耶识里的种性方面,虽然上一世没有成功,但这一世种子变的更好了,退步的原因就是因为种子还是老样子或者变好了一点点还不够。所以很多高明的修行方法要从阿赖耶识起修,愿力越大,从诸佛、菩萨那里获得的加持接引力越大,阿赖耶识的种子性就越接近圆满
广武??8:56:57
修行也就越能有成就,越快速,所以说密宗的很多修行方法就是类似做飞机似的
广武??8:59:13
这是我参的,我的修行过程就是发愿,然后修,然后发愿,接着修,接着再发愿,这个愿力也在随着修行的进度继而改变
开怀智慧居??8:59:22
很好,那么阿赖耶识的种子具体是怎么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呢?我们如何让它受到好的,正确的熏染?并且能确定这个种子是变好了?种子有没有可能只是表面好,里面还没有改变?
广武??9:04:10
体现在我们生活中就是所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是色声香味触法引发的贪嗔痴我慢疑六毒。正确的熏修最好是从娘肚子离开时就每天用咒,用经来营造好的环境,身边的朋友、师傅等等都是修行的,身边的环境去熏它,直到念念处处断掉五蕴,去掉六毒,断掉12因缘,最后如如不动,不住色声香味触法
种子是不是变好的关键就是觉察,自己起心动念的时候是否就能觉察到,没有入进去这个镜相
开怀智慧居??9:05:31
你的悟性很高,但是就这个地方卡住了一点点,一旦通达了,立刻就能入见道位了
广武??9:06:19
种子自己会动,想法和年头也绵绵密密变化万千,但是起心动念处都能觉察一旦哪天破掉就见真如,所谓明心见性
我是从那个觉察中跌下来过来,现在又重新往回去爬,很辛苦,感觉还没有回到原来的境界去
但我那个时候不懂这些理论,甚至佛经也没看过
开怀智慧居??9:08:33
我不能直接去讲,去灌输给你,因为那样还是没办法表达真意,不过我可以说一点点提示表示这个方法还不够妥善,因为经咒或者善知识的环境我们是无法保证的。因为它属于无常的范畴。如果用理论化的形容,认为需要靠环境来保持正确的方向,这个是戒禁取见,是不能依靠的,不牢固的。所以还需要再看透一点
广武??9:08:46
嗯,我会一直参下去
现在我也就这点水平了
开怀智慧居??9:11:23
我讲个朴实一点的段子吧
广武??9:11:46
好的,多谢
开怀智慧居??9:14:57
(介于虚构和真实之间)我小时候学过很长一段的钢琴,但是后来长大学业繁杂就放下了,毕业以后工作繁忙也没有时间再去练习。多年以后现在的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任何一首曲子了,好像从来没有学过钢琴一样,小时候的学琴经历就好比前世一样,但是不同的是,我手指的灵活度却还在,所以我要重新捡起来很容易,虽然我自己已经感觉隔世了,好比从来没学过一样。
其实也可以这样认定,因为忘了就好比没有学过一样,但是我上手快这个现象,在别人眼中,就成了所谓的天赋。这个天赋其实就是因为我过去学过,虽然我忘了,但是毕竟就是学过的。其实轮回也是这么回事,莫扎特3岁学琴,5岁作曲,8岁写交响乐,他天赋惊人,实际上这就是过去世的积累。
开怀智慧居??9:16:08
实际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人的行为,包括修行其实也是一种行为,并不是靠大脑记忆来维持的。这也许就是你口中所说的种子,在生活中的体现吧
广武??9:16:40
这个就是潜意识的根
开怀智慧居??9:17:13
所以明白了这一点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担心自己退步,只要不断勤奋精进,因为曾有的积累不会丢掉,只要有机会捡起来,它就会继续发展。这就是不会退步的修行的部分
广武??9:17:27
阿赖耶识熏修的好留下来的潜意识支配,如果去催眠的话可能能回忆出来上一世的事情
对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