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王超的过往(1/2)
一个地级市其实很小,都是熟人。有了真实姓名,很容易就能查清一个人的底细。罗琦就通过一些途径找到了王超的老家所在。
王超的老家就在冰镇市东北方,村子位于两个市交界的地方,这里是一片荒凉的盐碱地,期间点缀着像王超老家金财村这样的小村落。罗琦作为一名记者,对于各个乡镇还是有些基础了解的,金财村所属的御马场乡,古代属于苦海延边放牧之所,麦子、玉米产量不高,反倒是和西瓜不错,最近几年御马场乡的青年们都外出打工,乡里大多数村子成了“空心”村。
不管怎么说在东部沿海,基础设施底子没得说,交通很是顺畅,罗琦驱车很顺利地就来到了金财村,看看村内房屋,比之其他地方的村居没有什么不同。
6月份的天,进村看到一群老大爷正在树荫下乘凉、闲聊天,罗琦将车停到不碍事的广场边,走到这群人跟前问道,“大爷,你知道王超家怎么走?”
一群人瞬间安静了,全都抬起头上下打量着罗琦。其中一个拿蒲扇的老大爷发话了,“你是谁,找王超干什么,他不在,你去市里找找去。”拒绝的意思很明显,语气中就想让罗琦赶紧离开。
“大爷,我是一名记者,王超呢,前两天见义勇为救了一个落水儿童,然后不留姓名就走了。后来孩子的家人费尽千辛万苦才找到是他,不过就是没有联系方式,这不就来老家看看他在不在。”罗琦一边出示自己的记者证,一边熟练地编着瞎话,这是他作社会调查时经常用到的借口。
看到真的是记者,一群人这才明显松了一口气,纷纷说着“难得啊”“这小子还有做好事的这一天”“少有不是来找麻烦的”……罗琦就赶紧追问,这时候正是套近乎的好时候。
“别去啦,王超他们家前两天一场雨早就塌了,家里东西早就被他败光了,没啥值得看的。”拿蒲扇的老大爷对罗琦说。在大爷的口中,王超是他母亲孤苦伶仃养大的,可这孩子打小就不学好,别看个头不高,身子瘦弱,惹事的本事却是一流,稍微大点,初中就跟着街上的小混混东窜西逛,小偷小摸没少干。这时候他妈妈也管不了他了,在王超17岁那年,母子俩吵了一架,他妈一气之下喝了农药死了,他没良心办丧事一滴眼泪没留。后来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就不在村里呆了,时不时有外面的人来村里找他,有同伙,也有来寻仇的,村里人都烦的要命。
“那王超的性格是不是很刚强,就像武松那样?”罗琦继续问道。
“呵,武松?时迁还差不多!”老大爷说,“你们记者就喜欢把人夸成完人”。老大爷指了指东头的房子,“看到没,人家都是砖瓦到顶,他家还是土坯房,他哪里抬得起头,从村里走过去都是畏畏缩缩的,喜欢拿眼角瞟人,一看就是小偷那怂样。”
罗琦听着就感觉不对,王超那股气质明显是一种久经磨砺的运动员,从对战中能够明显感觉到他浓烈的求胜之心,刚猛,凶狠,不应该是如此不堪的一个人啊。
“大爷,他多久没回来了?”罗琦觉得是不是王超多年闯荡,洗心革面重塑自己了。
“半年前回来过,他年纪刚到20岁,这也没几年。”老大爷说。
“回来的时候没变化?”罗琦说。
“有啊”老大爷摇了摇蒲扇,“手上多戴着一副手铐,被俩民警压着回来指认赃物埋哪。”
旁边众人哄笑起来。
这,我明明问的是性格上的变化好吧,为何又扯到了别处……罗琦很难理解这群人的笑点。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