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神秘老人登场(2/2)
苏非感觉弥补道:“和察桑师父学骑马摔跤的时候,练的。”苏非一边给弟弟使着眼色,示意他别说话,一边说道:“察桑师父是我家的护院,还教过我们射箭。”
老人没有再继续追问,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那我的箭术和马术就不传你们了。”
因为有过一点基本功,老人拿着木质的长矛开始教授两人突刺。
“矛长丈八谓之槊,槊非力大者不可使用!”
因为苏非之前和父亲说的是,自己要学马槊,老人这是在给他解释。
“如今你们身体还未长开,就先练习长矛。我提前询问过你们俩的身高,这两柄长矛都是按照适合你们的身高制成的。如果嫌累,可以休息,我不勉强,坚持不下来的话只能说明你们没有习武的天赋,并不是我没有用心教你们。来!看好我动作。”
老人扎刺的姿势看着很平常,但是动起来却有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畅快,给人一种很优雅的感觉。
老人示范了几次,经开始在一旁观看他们两个人练习,时不时帮他们指正姿势。
苏非很不喜欢这种刺,他的意向还是偏向那张刚猛的,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刺。
相由心生,于是,三天后。苏非的刺出去的矛就变成了那种迅猛的风格了,恨不得能在空气中摩擦出轰鸣的响声。
老人只是摇着头,这几日来,苏非每天清早,天刚刚麻麻亮的时候就跟着自己练武。练习一个半时辰之后,还要自己骑着马匹去上学。下午申时之前回来,再随自己练武,中途休息的时候,他还抽空练习射箭,而且技术十分高超,晚上泡药浴。老人对于苏非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上进肯学,能吃苦耐劳,人也很聪明,听说还拜了静安先生为师。老人是常山人,对于静安先生张风的名声也是有所耳闻的。
想到药浴,老人就想到自己的小侄孙。若不是为了帮他筹集练武的费用,自己也没有必要远赴他乡,来给一介商贾的儿子上门传艺。
(习武一直都很费钱,高强度的训练,人的血肉之躯难以承受,需要以药物来辅佐。而且每天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古代的肉价一直都很贵,普通百姓一年也难得吃上几次肉。)
今天的老人难得一次,缓和了他那张一直板着的黑脸。
“不要去刻意的追求某些东西,注意你的心。”
老人说完之后,扶着苏非的手腕,调整他手肘夹着矛杆的位置。
“心放平静些,凭着感觉刺,别想其他的东西。”
苏非每突刺一次,老人就帮着他调整一下位置。慢慢的,苏非就找到了一点感觉。
矛还是那杆矛,但是刺出去的感觉顺畅了很多,感觉突然变得轻松了很多,而刺出去的速度也相对变快了很多。
“谢谢....”
老人打断了苏非的道谢,“好好练吧,你很有学武的天赋。”人已经转身离去。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苏非对于长矛的基本操作已经练的小有模样了,老人给他换了一杆长矛,改在马上练习了。在老人的背书之下,苏非也成功的换上了成年战马。
静安精舍,苏非现在在学堂也算是个名人,大家对于这个新来的小学弟,还都十分友善,毕竟是入室弟子。而学堂里多数的学子,连记名都算不上。
这个时代的老师教学生都是因人施教的。虽然大家都坐在一间教室里,但是老师教授的东西却完全不一样。
对于这个知识垄断的时代,不论是谁来请教,苏非都会不吝赐教的把自己从老师那学来的东西,毫无保留的倒出来。这让苏非很受同学爱戴,尤其是寒门学子。
而对于那些贵族同学,甄俨、袁谭等,因为苏非掌握了高等算学知识,无疑,也获得他们的认可与尊重的。无论哪个时代,在印刷术流传之前,贵族垄断知识的朝代,普通人就连看一眼书都是难上加难。知识都是财富,越先进,越高端的知识,也就越珍贵。而具备高等知识的人,你自然就是人才,自然就有成为上等人的资格,获得别人尊重的资格。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