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西厢记初见峥嵘(1/2)
白秀才渐渐眼神一直,连自己都忘了自己在评书了,注意力全部投入到了这手上的西厢记中。
“先夫弃世多年,老身携小女去普救寺还愿,普救寺乃武则天娘娘香庙,旧时,前相国先夫派人修建,普救寺的住持和尚,亦是我相国剃度的和尚,是夜,老身与小女一同住入西厢房。”
“见这西厢房中,有先夫提字,‘觅封侯’之诗,不觉伤感倍至。”
“……”
渐渐,这天桥上站满了人,白秀才的身边也围了一圈又一圈的百姓,只是这白秀才自己却还浑然没有发现。
但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只是在安静的听着。
似乎谁发出一丁点声音,那就是一种莫大的罪过一般。
“今日暮春天气,万分困人,红娘携小姐出游,在普救寺上下贪耍一番。”
“小姐,你看那主殿之上,尚且没人在烧香呢。”
“哎,爹爹在时,这普救寺上下吃香火的和尚数以几百计,现在没落至此,只有三四人了。”
“连进庙还愿的百姓也不见几人,真是好生伤感。”
“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
“昨天宋大家的江湖夜说,七星镇的话本我也在韩雄口那听了,可惜了,虽然高明,却依旧落入俗套,并无太大变化。”几个秀才甩着肩头的头发,从一侧走来,相互议论着。
“不错,话本虽好,可惜充其量还是那一套,韩雄口口才不错,但也不能无中生有,讲到天乱坠。”
“天乱坠?那是大儒才能有的本事,他韩雄口再厉害,也不过就是一个秀才罢了,真当黄极先生夸他一句,他就上天了?”
“嘘,小声,韩雄口的本事还是不错的。”
“哼,也就是矮子里面挑高个子罢了,这些评书我也听了十年,现在听来,哪怕是这宋大家的作品,也不过尔尔。”
“能写成这样,不错了……”
“嗯?你看他们在干嘛?”
其中一位秀才手指一指,却意外的看到了一个景象,在一个天桥下,一个极为不起眼,人烟稀少的角落里,却里三圈,外三圈挤满了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刚刚务农回来的农夫,拄着农具,一些叼着烟斗的老人,或者一些孩子。
后排的人努力的垫着脚尖,脑袋向前,像是里面有什么极为新奇的东西一样。
就连这个天桥之上都沾满了人,堵了一个水泄不通。
但是偏偏就这些人,却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显得极为的安静。
“让让,让本秀才也看一看。”两个秀才挤上前,一甩袖子,被吵闹的几个农夫一皱眉,脸上显出极为不悦的表情,看了这两个秀才一眼,但是看到他们身上的生员服,这些人也就硬生生的忍了。
挤进去之后,这些人终于听见了这里面的声音了。
“……”
“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西洛人也,寒门学子,先父五旬之年,不幸弃世,后一年,丧母,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遂,云游四方。”
“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为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后杜确弃文从武,遂得武举状元,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号为,’白马将军‘。”
“可怜小生我自己,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却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
“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