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非见不可(1/2)
刘宇推动的蜂场收购潮就像是龙卷风,迅速席卷江华、恒阳两地。
最终被刘宇一口气收购的大小蜂场多达六家,收购资金达到了二百三十万。
那些没被收购的大都跟刘宇合作。
没办法,大势所趋。
之前有些蜂场,尤其是规模较大的蜂场还想打压和遏制刘宇。
经过这场天灾,刘宇反而吞并了像北斗山这样的大蜂场,实力猛增。
如果他们不合作,必然会被反过来打压。
稍微有点商业头脑,都不会这么干。
扪心自问,刘宇的养蜂能力确实让人惊叹。
人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快速崛起,还经受住了这么大的天灾考验,不是没有道理的。
值得学习和借鉴。
收购完成后,刘宇很有魄力,大刀阔斧地对大小蜂场进行整合,构建落牛山、二指山、北斗山和沧裕山四大蜂场,引发地方媒体广泛关注。
刘宇趁热打铁,接受了《燕华商报》的专访。
该报在商界很有影响力。
能够对他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养蜂这一块很有特色;另外一方面则是蔡旭升在暗中搭了线。
《燕华商报》专注于挖掘他正着手打造的养蜂产业链,以及产业链跟落牛山,乃至落牛镇脱贫致富之间的内在联系。
报道一出,各路媒体纷至沓来。
甚至像江华本地的一些不想报道落牛山和刘宇的媒体,也来凑热闹。
他们聚焦的地方不同。
不过最终蜜蜂、蜂蜜、解酒饮料冲剂、落牛大饭店、野菊、紫云英等全都被涉及。
刘宇从未提及刘家村的搬迁事宜。
全靠媒体自己挖掘。
相关新闻刊登后,议论者不少,尤其是在江华本地。【¥… !&免费阅读】
坐个出租车都能够听到师傅在讨论刘宇养蜂,谈论刘家村该不该搬迁,应不应该给刘宇一个机会的问题。
除此之外,很符合当下社交网络风格,有点儿搞怪意味的“蜂坚强”登上微博热搜。
所涉内容自然是在刘宇所养的蜜蜂,在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中活下来的事情。
刘宇的蜜蜂再次登上热搜。
听从方欣容和蔡洛依的建议,刘宇在微博上注册了一个名为“落牛山蜜蜂”的账号并且认证了一下,把之前蜜蜂们排出“真”字的视频,以及雪后大量蜜蜂席卷而出的视频都给发了上去。
微博粉丝迅速涨到了八九十万。
如果刘宇想,他可以利用自己能够驱使蜜蜂这一点,推出大量噱头十足的视频。
不过他并没有这么做。
就是炒作也要有一个度。
更何况现在还不宜把他的蜜蜂炒得过热。
近来有些媒体记者问他能否驱使蜜蜂的问题。
他皆是按照薛冷竹所教,一笑而过。
这种事本就匪夷所思。
他这样无奈一笑,记者们也明白,大都将注意力放在蜜蜂和蜂蜜上。
如果可以,刘宇并不想这么干。
闷声发大财才是
他的风格。
但是面对市里和天魁集团的步步紧逼,他必须要这么做。
哪怕会招惹来很多眼红,甚至出于各种目的的敌人……
杨昊和刘芬这心里是前所未有的慌。
只不过跟赵静不同,刘芬属于那种步步为营,闷头苦干的人。
她来到刘家村后,好像从来没有和刘宇当面争执过。
这次那么高的舆论关注度,她还是如此。
专注于宣传新方案本身,而且动辄提及刘宇现在可是坐拥四大蜂场,明显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意思,让村民们三思。
而且他躲得过天灾,将来就一定不会出问题吗?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