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痕迹(1/2)
天地浩大,神秘的伟力总会被信仰、崇拜和敬畏。因而对于未知的神秘和敬畏或者说恐惧,从来就不会缺少,无论何种生命或意识的存在。历来有之,历史也是这样。
夜晚对于很多生灵来说充满危险,与白昼对一些生灵来说存在威胁是相似的。尽管时代变迁,可是很多敬畏是不容易改变的。“夜行”和“鬼饮”就是比较常见的,“夜行”过程中更多的传闻是灵异骇人,有者说“百鬼夜行”,有者说“夜兽出笼”;而“鬼饮”则是暗夜欢饮,有者说“魔神血饮”,有者说“妖鬼吸饮生灵魂魄”。
小山步履沉稳矫健和白日间差异无多,便是猎人的自身培养成长而来的素质相对于“夜行”而言,倒没有什么大的担心,而“避讳”或是“忌讳”在心中还是有的,只不过更加理智一些,也是有所谓的“初生牛犊”的意味。此番情形古来有之,只是各行业(包括所有人)之间等的态度和做法不一。
如果说,秋天的夜晚比较凄凉的话,那么春季的夜晚就是荒凉了。秋风飒飒尚可以卷动枯败的落叶,春天里,经过一冬的洗礼,残枝败叶早已随着融化的冰雪渐渐腐朽,成为解冻后黝黑的泥土。
但山林间最不缺的也是残枝败叶,从地面到地下,不同的层面之间夹杂甚至混杂着不同的成分,当然还有许多隐匿的洞穴和窖藏。小山边走边注意地形地势的变化,同时心里默默计算和比对着之前进山人群的路径,既然路过看看,就要避免遭遇和冲突。
翻山越岭之间,对于不同体型和能力的飞禽走兽有过直观的了解,这片山林还未入腹地,虽然之前偶尔会听见狼嚎之声,但却从未见过真面目,仿佛与人类之间秋毫无犯。但若是“见过之人已经陷落?”想到此处,小山心脏也是一缩,有些许悸动。但转念一想,也不大对啊,常年之中都有猎户入山,也未曾听说谁家男人“打猎”未归。怀着这些疑惑,小山仍是与马儿各自横向平行于之前人群轨迹,却不敢轻易开小差啦。
沿途也遭遇过几波出来觅食的铁鼠(可食铁矿)、木狐(栖息树木)和山蜈蚣(体型较为巨大),却也不必在意。窸窣的脚步走在枯败的石砾草木之上,未有的过多的声响,可对于夜间的行者之间却是适当讯息,忽然闭眼享受铁鼠的夜枭(大猫头鹰)忽的停下蔑着眼睛,望着陌生动静的方向,发现人类也正在望着自己,短暂的对视中,发现人类并未停下脚步,走了,带着狐疑继续品味自己的“美味”。
天空中,“血月时隐现,幻月绕苍穹,阴月复西东”。斜斜的阴月月牙昏昏地照耀着静谧的山林,血月不现,幻月也无影。
三十里之外的营地里,篝火美酒热闹着,居中的篝火庞大而炽烈,一群光鲜亮丽的男女精致地席地而坐,就着烤肉美酒,边谈论着什么,有说有笑。四周的人们有的也是闲谈,有的戒备,也有部分人忙碌着搭架临时的简易帐篷……
夜空下的寂静其实和白日里的平静相去不多,不过给人更加神秘之感,或许是大部分生命与生俱来的对未知的恐惧的本能吧。
枯败的树根下随着丰满中的斜月的渐渐升起也长起了稀疏的月华菇,淡淡的发着荧光,有的蓝紫色,有的泛青白等等。就连一些枯朽的树桩上也有一些渐渐冒出头来。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