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明清拜访 蔡京高兴讲学(2/2)
“其位不谋其政,接下来我就在家里等着‘穿越’了。”
“哈哈……太师,您真有意思,‘穿越’都是年轻人爱用的名词,他们写不好文章,理不清时间顺序,才搞‘穿越’呢。”
“中华文化儒·道·释,分别代表人生各个时间段的修为方式。年轻时要学儒,考虑如何入世;等到世间的事情全都弄明白了,到了不惑之年,要学道,要想着如何出世;等到了老年,繁华落尽,就要学佛,想着轮回,等着穿越。”
“太师,我也没看你学佛呀?”
“对于悟性高的人,佛在心中,不需要学。”
“太师,我们还年轻,您教我们怎样入世吧。”
“入世最好的方式就是为官,俗话讲,站得高看得远,官位越大,你看事情的格局越大。我常讲,你是雄鹰,你就会眼望蓝天;你是蟑螂,你眼里就充满了垃圾。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与他看世界的格局有关,在这里,我奉劝你们一句,要多读几遍《论语》,增强自身修养。”
“太师,我也读过《论语》,我感觉没有你说的作用这么大。”
“明清,我这有衣本《论语》送给你,礼尚往来,我不能白拿你的腊肉。”
“太师,《论语》我家里有。”
“我这本《论语》与你的不一样,我这本《论语》是毕昇特意给我定制的,大,页面飞白留得多。”
“字小我也能看的清楚啊?”
“你看这本书的飞白,都有我的评注。每个人看《论语》都有不同的解释,道行高的人,他们看到的深;道行浅的人,他们看到的浅。对社会阅历浅的,而又爱哗众取宠的老师,他们教《论语》纯属误人子弟。”
“我说我考几回进士都失败了呢,原来是老师教错了。”
“你们黄金屋私塾的那些老师啊,他们只会收你的钱,赚你们几条腊肉吃,教不会你们真学问。”
“太师,您给我的这本《论语》可是宝书啊,是不是进士的考题都在里面?”
“聪明的人,有聪明的理解,你一问,我知道你的智商不低。你如果智商再高一点,这样的问题就不应该问。”
“是是。”王明清心领神会。
“明清,我希望你学有所成。你有经商才华,这是人们所公认的。你的《挥麈录》发行数量远远超过《朝报》,盈利也非常可观。我时常想,为何我朝的第一报纸《朝报》怎么竞争不过你的小报呢,我认为我的用人有问题。”
“可是……《朝报》主编是进士啊,他的学问不浅。”
“学历和能力是不能画等的,进士主编经营的《朝报》不靠朝廷摊派就卖不出去,每年别说盈利,就费的老百姓的税银都不计其数。”
“太师,如果让我写他们那样的歌功颂德的文章,我觉得我也卖不出去。”王明清说道。
“为什么?”蔡京不解。
“比方你喜欢杜甫的诗,我刊登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你会认为我诋毁你的汴河房产开发政策;我如果刊登白居易的《卖炭翁》,您会认为我在变相讽刺你的经济政策,说老百姓的生活得不好。”
“明清,你如果作了《朝报》主编,想要发表这两位唐朝大诗人的作品,我不会发对,他们诗中所描述的都是唐朝的不堪,衬托我大宋朝的优秀。我大宋朝再也没有这些悲天怜人的诗人了,我朝出现的都是周邦彦这样优秀的诗人,他们只会写《汴都赋》,来歌颂我大宋朝的丰功伟绩。”
“太师,您还真说对了。”王明清想大宋朝确实没有杜甫,白居易那样的诗人。
“哈哈……明清,我知道通过我们之间一两次的谈话,我不会扭转你对大宋朝的负面看法,总归你在底层经历的苦难多,看到的社会阴暗面多。”
“太师,我办报的出发点不对,还真应该向您好好请教。”
“没关系,有时间常来,等你再次开办报社,我们可多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那好,我们就不打扰了。”
“我身体不好,坐长了时间会累,我也不留你们了。”蔡京起身。
王明清和王黼站起身出门,他感道通过和蔡京的谈话受益匪浅。他理解,治理一个国家,不是靠抱怨和发一两道抨击朝政的檄文就能解决的,小民可以关心朝政,但治理好一个国家确实需要精英,而蔡京就是当代的精英。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