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六、 机会(2/2)
一般来说,蟋蟀这个门道里,真正玩家都是有组织的,类似行会这样,各自都有个圈子。到了赛季都是整合集体资源出去作战,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单打独斗的绝对不是对手。
职业对业余,区别就是这么明显。
好在蟋蟀只不过是蒲素好中的一种,并不是不可替代,经历了一个早秋,中秋,到了晚秋时,他早就披头散发了。别说还去不去斗,之前手里几百条蟋蟀,到了那时候连能斗的蟋蟀都没有,早就输个精光了。
兴趣和谋生手段完完全全不是一码事。就像现实里有些搏击好者去人家拳馆踢馆,通常下场都很惨。人家是靠那个吃饭的,哪怕你认为在你那小圈子里手怎么怎么灵活,一上台立刻叫你懵圈。
蒲素以前也认为自己单挑很有天赋,几乎没吃过亏。现在是流行练自由搏击,之前80年代流行练拳击,他中专里有两个同学每天带拳上学,放学就去训练。和同学试着打了几下,他确实一拳打到人家了,但是自己脸上瞬间也挨了两下,真打大概直接就眼冒金星了。
所以一直以来蒲素都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不用去质疑什么,人家肯定比他懂。这社会你要是啥都能自己干了,别人也别吃饭了。自己赚自己那份钱,其他的事给人家留条活路。比如电影明星,以前几乎没有拍电视剧的。他们要愿意拍还愁没资源吗?到现在国际章和巩大洋马也不拍电视剧。
当然自矜价应该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确实也是要讲点规矩。人家光是能端着自己的架子这一点,就很值得敬佩了。
最烦的是在租房和买卖房屋过程里,总能遇到看过房,偷偷杀个回马枪要私下联系跳过中介的。这种人他虽然也表面客气,不失礼貌的拒绝,回头就给中介打电话不和这个客户交易了。
他们以为中介这个钱赚的太简单,搭个桥就能平白赚钱,但是信息积累人家不要投入的吗?买卖双方茫茫人海里怎么找到彼此的?人家没有投入哪来的客源。这种人外籍的没有遇到过,台湾人遇到的最多,到底那边同根同源,走出来也都人摸狗样谈吐翩翩,一转就能做见不得人的事。
年轻时大家都荒唐过,而且价值观没有成型,哪怕犯了了不得的事,年少总都是个理由。但是活到一把岁数了还鬼鬼祟祟,真的就是有问题。
不管怎么样,刚刚进入2000年的蒲素,当时啥都感受不到。看上去仓库和秋香花园两边都欣欣向荣,红红火火。市面上,以前像他这样开个奔驰算牛叉,现在也不算什么了。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