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击浪崖上的那座楼(1/2)
七日之后,陆渐二人行至济江边。
总算是在约定的日期之前到了,陆渐松了一口气。
“多谢姑娘。”陆渐下马拱手。
温红衣捋了捋马鬃,没有随之下马的意思。
这几日二人相谈甚少,无论是马背上还是篝火旁,温红衣的屡次试探都无功而返,陆渐始终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这是刻意保持距离的表现。
魔教女子多少涉猎媚功,无需专门学,都是融汇于自家心法中的东西。
所谓媚功,不一定是勾引人的法子,但一定是惑人心的,对于情报的获得格外有效。
温红衣却没用
她不是不敢用
她完全是不想用
因为陆渐太无趣了,无趣到温红衣完全没有兴趣。
仔细想想,简直悲哀。
回想罢,温红衣无奈一笑,朝陆渐道:“陆公子,此刻还未破晓,离笼中雀开楼尚有半日光景,你我日夜兼程疲乏的很,不如稍事整顿再行计议。”
三千里济水浩荡。
自天池一路蜿蜒向东,所谓百川东到海,此乃世间铁律。
但有人非要在铁律上开条口子
所以千丈高的“击浪崖”横空出世,悬在了济水上方。
江水奔流至此刹那间会变得寂静无声,济水在此低头,成就了百里江水的风平浪静,此乃天下十景之一。
据说泛舟于此,晴时可观千星,雨时可闻云中龙吟。
但此时江面上却连一艘船都看不见,
因为前日子时朝廷已下令封锁江面。
一切的起因源自于“击浪崖”上有一楼,
楼名“笼中雀”。
名字没有更多的含义,至少当年真的只是用来养一只小鸟。
只不过养鸟的人有些特别,
恰好是那个非要在铁律上开条口子的人
此人视此鸟如命,日夜相伴,闲暇时也在楼里看看书
奇人看得自然是奇书
所以人去楼空之后大家都抢破了头
好在抢来抢去到最后都是五大门派说了算
于是一番比斗之后首轮由梵音山入驻,三年为期
但不知为何此楼中的藏书阁每次只能进一人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梵音山第一个走进去的是个热心帮忙打扫的小沙弥
此事被整个江湖当做笑话讲了三年
直到小沙弥出来以后连败两大江湖豪门的首席为止。
整个江湖都疯了,反对此楼由五大门派霸占。
所谓聚沙成塔,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五大门派便索性顺水推舟妥协了下来。
最终定下的规矩是除了五大门派之外,新增一等门派加入争夺,各家推举一名弟子参与,江湖上一等门派总共十二家,这样便是十七人,而又因为上一轮的赢家下一轮不得再参与,这样便正好是十六人,当然,新规矩设立之后首轮轮空的便是梵音山。
为什么只新增了一等门派?
因为如果你连一等门派都不是,那让你去了也打不过,既然打不过又何必浪费大家时间。
不如先回去想想办法爬到一等门派行列再说。
毕竟一个门派想要列入一等可以靠机关、靠秘术甚至金钱与人脉。
但你要位列五大门派,那唯一能靠的就只有武功。
闲话少说,由门派推举出来的这十六名弟子将在开楼当日于击浪崖上进行比试,此即江湖盛事之一的“笼中斗”,最终胜利者所在的门派可指定门内任意一人进入藏书阁学习三年。
其实即便是新增了十二家一等门派,百年间优胜者也多半出自五大门派,当年他们之所以愿意妥协原因也正在此。
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公平,不过是强者的把戏。
可至少有了希望是不是?
三十年前的刘海并非五大门派弟子,其师门苍云派原本已在一等门派末尾摇摇欲坠,但刘海在十三岁的时候进入了藏书阁,三年之后下楼,五年之后苍云派成为紧随五大门派之后的绝对豪门,并在此后二十年间屹立不倒。
而刘海则早已离开师门云游四海,苍云派少了一个刘海,江湖上多了一个“白狐仙”,一个天下第一游侠的传说。
陆渐看了眼天色,又望了望不远处的“笼中雀”,面露犹豫。
“陆公子莫不是怕我的身份令你在师门面前尴尬?”温红衣笑问道:“公子大可放心,财神寨今日亦会在场,想必此时车马已在附近驻扎,与公子别过之后我便要前去汇合了。”
陆渐笑着点点头。
“就这么急着要走吗?我就这么讨人厌?”温红衣直勾勾的盯着陆渐打趣道。
陆渐微赧。
“此为今日‘笼中斗’所有参赛者的信息,乃我门内了不少心思调查而得,赠予公子就当是报那日酒肆搭救之恩。”温红衣自怀中取出一本手册递给陆渐。
陆渐一愣,其实那日他并没有为温红衣特意做什么,即使做了也只是顺手而为。
顺手而为的事似乎并不值得用这么重要的东西来回报。
说它重要是因为册子拿到陆渐手中时还带着几分温热,显然之前是贴身而藏。
温红衣策马走远,只留陆渐一人站在原地拿着册子发呆。
他有些无奈
无奈并不是因为最难消受美人恩
而是他还没来得及解释温红衣就走了
其实他想说你温红衣给了我一件你以为很重要而我却完全不需要的东西
然后你还觉得自己很有江湖义气
陆渐觉得有点冤枉
其实今日的比武与他和他的师门真的没有半点关系
今日的济水边他的师门一共才来了两个人
用“来”这个字好像有点不合适
因为真正意义上来的人只有陆渐一个
另一个人三年前就在楼中了。
诚如温红衣所说,财神寨的人马早已到达。
但当温红衣到达约定的驻扎地点时还是吃了一惊。
营地的规格与她预计的有些出入。
“金顶雪帐......是大小姐......”温红衣皱了皱眉,略微踌躇,还是来到帐前通报了一声。
账帘被侍女轻轻撩起,迎面袭来一阵温热暖风,混合淡淡的香味,温红衣也经不住心神一荡。
大帐内正中间有一案,案前一个紫衣女子正伏案疾书。
此时曙光方现,月未落尽,案上还点着一盏铜灯,摇曳的火光散发出朦胧的光亮似轻纱披在女子身上,却是让人感到几分冷清。
温红衣见状未敢上前,只隔着十步的距离静静等待。
少顷,女子落笔,召入信使,随信又吩咐了几句,信使逸。
“你来了。”女子起身从案前走出,在旁落座,并示意温红衣也坐下。
“属下不知今日大小姐会前来。”温红衣解释道。
女子低头饮了一口茶,微笑道:“前日正在百里之外协助朝廷处理江水决堤一事,济水今年不太平。”
“本应无暇抽身,但慕容尊主夜观星象算出点东西,所以八百里加急请我今日前来此地。”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