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怪姑婆的传家秘方(1/2)
第一节
每个童话里的小公主,都有一个神仙教母,或者一个怪脾气的姑婆。清甜家的小公主们注意,你们的怪姑婆来啦!
喜欢丝绊蛋糕的人非常多,一点不逊于雪芳。就连一向抗拒甜食的爸爸都点名要吃我做的丝绊,可见它的魔力有多大。也有很多人向我询问过思绊蛋糕的配方,一向心软的我却始终没有松口,那是因为有一点小私心在作祟——想把它记下来,以后教给清甜,清甜再教给小清甜,小清甜再教给小小清甜……就这样,让它变成怪姑婆的专属蛋糕。
做思绊蛋糕所需的食材非常简单易得,通常只有鸡蛋,面粉和糖。步骤也很少,只需要打发蛋液,加糖,拌面粉,然后入炉烘烤。然而越是看起来简单,想把它做得细腻而湿润,越是困难。法式的长棍子面包就是类似的例子,食材只有面粉,水,盐和酵母,然而要想把它做得外脆内软,充满大的孔洞十分不易。可以这么说,思绊就是蛋糕里让人且爱且恨的长棍子面包。
以前在国外攻读学位的时候,每天被论文折磨得死去活来,绞尽脑汁大半天也不见得写出多少文字。工作的时候则疲于应付人际交往,然而人心复杂微妙,即便费尽心力,真心终难换来诚意。别人靠运动,饮酒,上教堂来缓解压力,我则在洗手做羹汤的过程中舒缓心情。
回想起做思绊走过的这一路有笑有泪,更多的是汗水。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只要你给我一个手动的打蛋器,只给我鸡蛋,面粉和糖,不出一小时,我就能做出既健康又好吃的思绊蛋糕来。
烘焙就是这样,有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也许这种收获很渺小,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成就感看着见摸得着,真真切切。看着面糊在烤炉里慢慢受热隆起胀大,散发出诱人的焦糖香味儿,心里充满一种踏实的满足感。慢慢地你就懂得,生活越是简单,越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简单的美,美得长久弥真。
我那么重视丝绊,还因为它是一种基础性的蛋糕。学会以后,很多其它的糕点就变得容易了。你可以把它做成方形的卡斯提拉,底部洒上粗粒的黄砂糖。可以做成圆形的海棉蛋糕,切成薄片,刷上酒糖液,夹上奶油馅料,就成了维多利亚三明治裸蛋糕。如果表面也抹一层奶油,或者包裹杏仁糖,之后装饰鲜花水果糖花,就摇身一变,成了优雅华丽的庆典蛋糕。把面糊分装在小纸杯里,烤熟后就成了人见人爱的杯子海棉小蛋糕。点缀樱花后蒸熟,就成了樱花蒸蛋糕。烤成薄片后卷起来,就成了著名的瑞士卷。你还可把它做成慕斯蛋糕的夹层,芝士蛋糕的打底……无所不能的丝绊!
多亏有了这位怪姑婆,清甜家的小公主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了!感觉到幸福了吗!
小公主们看过来,这就是传家秘方,把它一字一句记在心里。
怪姑婆的思绊蛋糕
●蛋白122克,蛋黄110克
●绵白糖100克,白醋或柠檬汁2克,盐2.5克,麦芽糖浆43克
●中筋面粉115克
●牛奶35克
丝绊蛋糕最常见的做法,是将全蛋液升温至40度左右打发膨松,再加面粉拌匀。这样做出的丝绊蛋糕组织较为粗糙,吃起来干干的有噎人的风险。除非往里加入乳化剂——这种化学添加剂最终会损伤身体,爱惜自己的人是不屑为之的。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坚持认为,丝绊蛋糕的特点就是全蛋打发。事实是,全蛋无论怎样打发,加热升温也好,冷藏降温也好,只能打出粗糙的泡沫来。
所以,我把蛋白和蛋黄分开,单独打发蛋白。只有将蛋白的泡沫打发得极致的绵密细腻,而且强韧不易破碎,与面粉快速拌匀后,才能烤出最细腻的组织,收获最细腻的口感。
这一点是整个配方的关键。如果一早说出我做丝绊用的是分蛋打发法,别人就不会觉得惊奇,为什么独独我的丝绊有那么细腻的组织了。
秘方如同薄薄一张纸,一捅就破了。
另外,光有鸡蛋还不行,还要增加液体——牛奶,才能保证蛋糕的湿润,不会干干的噎人。如果你愿意,可以将牛奶减少至20克,增加20克左右的融化温黄油,可以使蛋糕油润可口。为体弱老人和孩子着想,最好不要放黄油。无需担心什么,无油的丝绊已足够美味。
配方有了,但远远不够,因为做法同样重要!来,跟我学。
我跑到静心池哼起歌谣,蒲公英很快聚集而来……
第二节
跑下楼梯时,我留意看了看墙上的电子日历,那里显示着,二零一三年六月十日。
来到厨房,我一眼看到橡木操作台前剥青豌豆的奶奶,脚边的藤篮里趴着熟睡的玛格丽特。爷爷坐在角落的小凳上修补一个旧耙篱。姑姑正在清洗一些碗碟。我激动地连声叫爷爷奶奶,他们没有任何反应。又叫姑姑,姑姑也没有任何反应。他们都专注着手头的工作,丝毫没有觉察到我的出现。
我突然发现,眼前的一切影像都有了时光流逝的印记,变得有些发黄褪色,就像身处一张发黄褪色的老照片。姑姑的话应验了,往事果然就是一部古旧泛黄的文艺片,我们只是台下的观众。角色感觉不到观众的存在,观众也无法介入他们的生活,改变已经发生的一切。
不过也有例外——玛格丽特很快从藤篮里的软垫上抬起头,翕动湿漉漉的小黑鼻头,努力睁大长浏海下的眼睛看着我。尽管没有发出吼叫声,可以肯定,只有她!只有她能看到我。
我蹲下身去,轻轻抚摸玛格丽特卷毛蓬松的小脑袋——两边宽大下垂毛发浓密的黑耳朵太像女孩子的披肩卷发。只是身上黑白的颜色有些泛黄。它伸出温热的小舌头,亲昵地舔着我的手心,身后一截短短的尾巴摇得像拨浪鼓,似乎与我早已相识,却终始不像臭臭和球球那样兴奋地起身向我扑来。
我抬起它的一只前爪。那只胖胖的小爪竟像煮熟的面条一样,从我手里滑落下来,而它毫无知觉。我惊讶地又去试了其余三只爪子,都一样绵软无力——玛格丽特竟是一只四肢瘫痪的狗狗。它就那样一直趴着无法动弹,像一个用旧了的断线木偶。
好了,我要准备做蛋糕啦!姑姑的声音里满是喜悦。
瞧你,做个蛋糕也那么欢天喜地的——多大点事儿啊!奶奶嗔笑道。
这次给令音做,上个星期她就跟我预定了。她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从橱柜里取出食材。
我赶紧走到她身边,从口袋里掏出笔和便签,准备记录。
做好准备工作很重要,她似乎在自言自语,准备得越充分,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说烤出一个好的蛋糕算一百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要占到三十五分,拌出好面糊只占三十,烘烤也占了三十五。可惜懂得这点的人并不多,总把关注点放在调制面糊上面。结果呢,从一开始就手忙脚乱,要么找不到盆碗,要么忘了称重,好不容易拌好面糊,又在烘烤的步骤功亏一篑。
简直就像在说我嘛。我就是这样,经常手忙脚乱的,有时拌好了面糊,才发现没有预热烤箱。等烤箱预热好,好不容易打硬的蛋白泡沫已经消了一半。
姑姑一板一眼地做着准备工作。
第一步,蛋白与蛋黄分开。蛋白连同打蛋盆一起放冰箱冷冻柜。蛋黄搅散后室温静置,表面盖上保鲜膜,防止变干。
第二步,为烤盘铺好油纸。油纸不够服帖,姑姑先在烤盘上刷一层植物油,然后再摊开油纸,抚平折皱。
第三步,称量其余食材,面粉过筛。
第四步,设好炉温(160度),架上烤网,并为烤箱插上插头(只接电源,但不开火)。
第五步,安装好电动打蛋器。
准备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开始调面糊。
从冷冻柜里取出蛋白,此时蛋白的表面已经结了一层薄冰。姑姑像爱玩的孩子一样,用手指将薄冰一点点地戳破。用这样的蛋白才能打出最细腻坚强的泡沫,她说。
加盐,白醋,加35克左右绵白糖,用电动打蛋器慢速打发。打至起泡后,分次加入余下绵白糖,继续中慢速搅打。较慢速的打发,不仅能让糖充分融化,也能使蛋白泡沫更加细腻。直到蛋白呈湿发状态,也就是蛋白基本不能流动时,停止搅打。
改用手动打蛋器,打蛋头紧贴打蛋盆,沿顺时针方向转圈搅动,消掉大的气泡。时间不必久,半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过久会出现消泡现象。倒入麦芽糖浆,用同样的方法顺时针划圈一两分钟。可以看到拌好的蛋白细腻洁白光亮,有珍珠一样的色泽。
一边搅拌蛋白,一边分次加入已经打散成液体的蛋黄,继续顺时针方向划圈搅拌一两分钟,使蛋白与蛋黄充分融合。搅好后的蛋糊较稀,提起手动打蛋器时,面糊垂落下的蝴蝶节状花纹五秒种以后就会消失。开始预热烤箱。
加入过筛面粉。先用手动打蛋器从中部向四周,沿顺时针方向直线拉30次左右,使面糊基本消失,改用橡皮刮刀,用切拌和顺时针翻拌相结合的手法,轻而快地拌至面糊光滑无颗粒。
在面糊完全拌匀之前,分次加入牛奶。加牛奶时,避免将牛奶直接倒入面糊,而是倒在刮刀上,让它缓冲之后再落入面糊,然后充分拌匀。拌匀后的面糊细腻光滑,流动性好,消泡轻微,气泡稳定。
从高处将面糊倒入烤盘以消去多余气泡。轻磕几下烤盘,底部的气泡会浮上表面。用刮刀在表面之字形摆动,消去气泡使表面光亮。
放烤箱中层烘烤。由于准备到位,所有步骤流畅自如,一气呵成。
之前我也试做过海棉蛋糕,参考了网上很多烘焙大咖的详细功略,姑姑的做法还是第一次见到。几乎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保证泡沫细腻绵密到极致,难怪烤熟以后会有令人惊叹的细腻组织。
烘烤的空档,姑姑也没有闲着,把用过的盆碗工具一一清洗干净,放回原处,又将台面擦试干净,厨房里重新变得井井有条。我想起自己做过蛋糕后零乱不堪,像被窃贼洗劫过一般的操作台面,不觉又羞又惭。
记得小的时候,我看你和爸爸下地干活很辛苦,就想放学以后分担些家事,可你总是把我支开。姑姑对奶奶说。
那还不是为了让你有多一些的时间用来读书,奶奶说。当初的想法,是希望你和哥哥把书读好了,在城里找个轻松的好工作扎下根来,成个家生几个孩子……做个养尊处优的人上之人不比什么都强?何必整天围着锅台转,一身油,一身汗,一身累——有什么出息!没想到你还是回来了。
没有人喜欢整天与油污和灰尘作战——那是一场无休无止,永远看不到尽头的战争。即使你一次次战胜了它们,它们很快就会卷土重来,甚至变本加厉,在你的炉灶,橱柜,锅碗上面结满污垢。只好不停地清洗——那些不断重复的动作,枯燥,磨人,逼得你几乎要发狂大叫!如果能发明一个机器人,代替我完成所有的厨房清洁工作,那该有多好。我在心里说。我会给她取名——田螺姑娘。
天下哪里会有什么轻松的工作?动脑的有动脑的苦,动手的有动手的苦。想做好都不是件易事。一天天累积的疲劳,慢慢将身体掏空。姑姑苦笑着,摇摇头。可我只要想到,能整天能跟你们呆在一起,做什么我都愿意。
是爱让这一切的平凡琐碎有了意义。哈甜默默道。
你们好了,我们就好了!奶奶叹道。
可是,你们不好,我们又怎么能好呢……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