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高产农作物能吃了(2/2)
李松说:“培育了5年,真不容易。”
张华笑笑说:“是啊。其实,这些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经常有人偷偷弄些玉米、土豆、红薯来吃。不过,如果被朝廷抓到,那可是要被重罚的。不过从今年起,所有人都可以正大光明地食用了。”
李松说:“好。集市上是不是很快就能买到这些作物了?”
张华说:“这些作物已经开始投放市场了。不过,由于是第一年开始销售,价格不便宜啊,甚至比普通的粮食还贵一些。”
李松说:“比粮食还贵?这就有违帮助百姓度过饥荒的初衷了。”
张华说:“不要着急。这些作物,百姓们现在还只是尝鲜,等到大量供应,比粮食还多的时候,价格肯定就很便宜了。”
李松说:“那倒也是。”
张华说:“这些年,我看了下各地报上来的数据,都是产量惊人。尤其是那个红薯,好家伙,全国多数地方的亩产都在4000斤以上。玉米、土豆的产量也是动不动就上千斤,而粮食亩产一般不到300斤。有了这些高产农作物,遇到灾荒就好过多了。”
“虽说这些农作物直到今年才拿来食用,但其实早已影响到百姓的餐桌了。比如红薯梗可以炒菜,味道不错,每年到这个时候,红薯梗就成了时令菜。又如玉米杆、玉米叶子还有红薯叶子可以喂猪,这些年,各地养猪的数量逐年增加,老百姓有更多的肉吃了。”
“归根到底,还是要感谢你啊。能拯救百姓于饥荒之中,这功劳可太大了,单凭这一个功劳,就足以封为国公了,何况你还做了那么多大事。”
听到这里,李松慌忙阻止:“大人言重了,我还年轻,哪里够资格封国公呢。”
张华说:“这不是年龄的问题,而是看功劳大小。”
李松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于是说:“朝廷种的向日葵、生、辣椒,到明年的这个时候就满3年了,也可以拿出一部分食用,向日葵、生还可以用来榨油。”
张华点点头。
李松说:“明年我家地里的收成,可就不再送到洛阳粮仓了啊,留给自己吃了。”
张华说:“应该的。说起来,你帮朝廷培育种子6年了,功劳不小,可是陆风、陈煦两位御史还为了你修水泥小路的事弹劾你,让你受委屈了。”
李松说:“没事,我平时很小心的,他们抓不到我的把柄。对了,去年8月底,我派人送了6大车油菜籽给您,请您找个长江流域的郡县,立即播种。不知道后来怎样了?”
张华说:“你交办的肯定是要紧事啊,我立刻派人将这些油菜籽送到了你的家乡:江夏郡,要那边尽快种下。”
李松一愣:“我的家乡?”随即醒悟过来:现世界里自己的家乡江城,不就是新世界的“江夏郡”吗?他跟新世界的人提起自己的家乡时,也说的是江夏郡。只是,他很不习惯江夏郡这个古代的地名,所以猛然一听,过了一会才想起来。
张华说:“今年4月初,我收到了江夏太守的报告,说是油菜已经收割完毕,收获了大量油菜籽,现已存放在仓库中,等到了今年9月再扩大种植面积。”
李松说:“很好。像这样育种3年,到了后年的4月,就可以拿出一部分,用于榨菜籽油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