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裴秀的提议(2/2)
和峤说:“那收费标准怎么定?”
李松说:“如果是行人,就跟坐船的钱一样。如果是马车,就按车上的人数双倍交钱。”
和峤说:“这个标准不错,行人过桥如果跟坐船的钱一样,那就完全能够接受。马车加倍,是因为马车太重了,多收费很合理。不过,这样一来,我估计孟津这里的船夫可都要丢饭碗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裴秀说:“我希望黄河的船夫都丢了饭碗,那才是天下人的幸事啊。”
张华说:“是这么个道理。建桥以后,本来就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要看大多数人是喜还是愁了。”
和峤说:“就是不知道,收费之后,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
李松说:“放心,多则10年,少则几年,成本肯定能收回。”
李松有如此信心,是因为孟津在洛阳北面,凡是从黄河北面前往京城的,几乎都要从这里渡河,因此人流量是非常大的。只要看看这里众多的渡船就不难看清楚。况且,对于大晋来说,投资收益不仅体现在收过桥费上,还要看到,朝廷和百姓以后过河将会节省大量时间,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能消除因过河而导致的人身伤亡,这些都是潜在的收益。
通车仪式结束,皇上和大臣们返回了洛阳。随即,黄河大桥正式通车,百姓们纷纷过来打听情况。当听说过桥费跟坐船一样时,立刻做出了选择。很快,渡船的生意就冷冷清清。又过了几天,感到绝望的船夫们只得另谋生计了。
李松刚回到工部,裴秀随即来访。
李松说:“裴大人找我有事吗?”
裴秀说:“是啊。今天看了这黄河大桥,觉得混凝土建起的桥的确坚固,所以我觉得,水泥应该还能派上更多的用场。”
李松说:“裴大人在工部任职多年,一定有很多见解,但请赐教。”
裴秀说:“赐教谈不上。以前,工部每年都要加固黄河的河堤,但仍然免不了会有决堤的事情发生。而每次决堤,都伤亡惨重啊。”
李松知道裴秀说的是实情。在华夏历史上,黄河曾无数次决堤,连河道都多次改变。到了民国时期,甚至还发生了老蒋故意炸开园口大堤的事情。
裴秀说:“要求我在工部的时候,虽然经常派人垒砌石头来加固堤防,但是河水渗漏得太厉害了,时间一长就会让堤坝的土质变软,加上堤坝里经常会有蚂蚁洞,容易导致溃坝。我在想,如果用你那混凝土来加固堤防,会不会好一些?”
李松心说:裴秀不愧是“老工部”,今天能通过参观黄河大桥,就联想到这么重要的一个问题。而且这个提议也确实非常好,现世界里,采用混凝土筑起坚固的河堤,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李松说:“裴大人,谢谢你的提醒。应该说,如果用混凝土加固黄河堤坝,会大大减少溃坝的可能性。”
裴秀说:“那就太好了。不过,这又要不少钱吧?”
李松说:“稳固好黄河堤坝,关系到无数百姓的安危,可以说是千年大计,就算再多钱也值得。”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