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生死偷袭(1/2)
“那以都督之言,我等当如何行事”
张武开口问道。
“这个时候估计梓潼战事已起,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不是时候,此事必须立刻上报参军和主公,必须马上上报”
太史慈说完,看向了颜重。
“诺”
颜重领命后,便下去写信去了。
“张武,你去城中寻找两位熟悉蜀中地形的百姓前来,我要做向导”
“诺”
张武领命而去。
“现在董扶和严颜的大军最多两三日便可到达雒县,而雒县之中现只有我部五万骑兵,而我后援兵力按计划需要五日才可到达,敌众我寡啊,故我等必须在雒县抵挡五日之久”
太史慈说完,看了看众人。
“所幸雒县地形非常适合我部骑兵行动,而且如果敌知道雒县被占,必会提前撤走,如李参军之言,撤回绵竹,甚至刘焉也会撤退前往成都,到那时,益州的形式必然复杂化”
太史慈说完,再次顿了顿。
“所以我打算按参军之谋,偃旗息鼓,在雒县静候董扶大军前来,而派出一个师骑兵绕道绵竹之后,突袭成都,成都现虽有兵一万,然属于后方,防备空虚,我等只需要化妆成刘焉兵马即可,你等谁愿意前往”
太史慈说完,又看了看众人。
“末将原往”
李秉起来说道。
“不可,这次突袭雒县你已立得头功,这次也该末将立功了吧”
成伍起来吼道。
“还是末将去吧”
许万也起来抢功。
“我去”“我去”“我去”
三人起了争执。
“够了”
太史慈一声吼,三人安静了下来。
“主公一再反对抢功,似你等这样,如何对得起主公的教诲”
太史慈说完,众人低下了头。
“此次干系重大,李参军在信中也特别强调,必须要一次成功,只有拿下成都,广都和绵竹方向的敌军才可能轰然瓦解,若不是雒县需要我亲自镇守,这次我就自己去了,启有你等机会”
太史慈说完,再次看了看三人。
三人听后,抬起了头,看着太史慈。
“许万”
“末将在”
“这次你去,你要谨慎一点,听好了,这次之能成功不能失败,若是失败了……”
“若是失败了,末将便不会再回来了”
许万拱手一拜道。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太史慈说完,将军令交给了许万,许万领命而去。
“你等则带剩余兵马驻扎雒县,城上多插刘焉军的锦旗,并从俘虏中选出五十人立于城头之上,城门大开,准备迎接那刘焉的大军”
“诺”
众人领命后,便退下了。
第二日寅时初刻,许万便与参军王宏,长使南宫肃一起带所部骑兵第六师先向西,之后泽道向南,向成都西北方向的郫县而去。
这便是李儒的办法。
在这之前李儒已经预料到了南线的任岐部会非常的吃力,虽然任岐部有十万大军,后续大军也在赶到,但是因为来源广泛,缺乏统一指挥,所以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也是刘焉为何放任南线糜烂,而全力迎战北线的原因。
可是对于李儒来说,对于南线确没有很多更好的办法,唯一能期待的便是已经定在九月底进兵建宁郡,永昌郡和越?郡交州张辽部了。
但是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在广都放心根本指望不上张辽部。
而就在李儒一筹莫展之时,太史慈的请战给了李儒一线生机。
如果能成功突袭雒县,那么绕开绵竹,直接突袭成都也可以,而且成都虽有一万人,但是因在后方,所以防御空虚,此时若有万余精骑,必然成功。
只要成都被占,那么广都和绵竹便会彻底失去联系,刘焉也彻底断掉后路。
至于董扶的大军,李儒并未放在心上,太史慈所部有五万精骑,分出一万也有近四万,加上涪县的第九师和已经赶去汇合的重炮师,足够应付董扶的大军了。
何况还有程普的兵马呢。
不过唯一让李儒担心的是,能否如期拿下成都。
成都是益州最大的城池,城高池阔,又有一万兵马驻守,自广都被围后,成都便日夜修缮,以备广都失守时能继续抵挡。
所以此去成都属于九死一生的局势,稍微不慎,必会全军覆没。
但是拿下成都的好处也是巨大的,而且现在成都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广都,所以先夺郫县,再下成都,如此必会杀成都一个措手不及,成功的几率便会大许多。
当太史慈接到信后,也大吃一惊,一开始太史慈也想拒绝,因为这明显是送死的节奏。
但是太史慈经过思考后,并未拒绝,而是选择执行,无他,好处太大了。
许万领兵走后,太史慈又组织人手在雒县打理了一下,便静候董扶大军前来。
……
……
……
就在益州大战如火如荼之时,此时的大汉天下也不平静。
在扬州,袁绍在招募更多的人手和军队,同时联系了很多准备去海外发展的侯国,以期报团取暖。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汝南的曹操身上。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