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黄巾军的末日(2/2)
这二位将领,正是曹操曹孟德和孙坚孙文台。
一位是曹魏的奠基人,一位是孙吴的奠基人。
曹操,魏武帝,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时期魏国奠基人,太尉曹嵩之子。
举孝廉出身,选为郎官,历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拜骑都尉,镇压黄巾起义,迁济南相,政教大行,一郡清平,迁典军校尉。组织关东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迁东郡太守,拜为兖州牧。迎接汉献帝,拜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司空,迁丞相,奉天子以令不臣。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基本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推行有效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促使中原地区政局稳定、经济向好,阶级压迫有所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汉献帝念及功劳,封为魏公,加九锡。建安二十一年,封为魏王,位在诸侯王上,如同萧何故事。建安二十五年,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号为武。次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善长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赞之“改造文章的祖师”。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孙坚,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之吴国的奠基人。据传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策打下了江东六郡,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
可以说此二人都是汉末三国的风云人物,也是三国的开端。
……
……
……
二人领命之后便立时率本部人马合计两千人,往大营而去,而当二人赶到大营时确发现大营已经到处失火,众黄巾已经乱成一团。
细问之下,才知道卯时五刻有两只数千精锐骑兵冲进了大营放火,而波才彭脱也往北而去,而那只骑兵也往北追击而去,于是二人立刻上报皇甫嵩后,便带人也往北而去。
而此时大营北的山谷中,波才也追上了彭脱。
“彭脱你跑得够快啊”
“我说波才,当时敌军袭营,大营大乱,这时候不跑留下来干嘛,送死吗”
“你”
波才大怒,但是听到后面追兵追来的声音,立刻大骇。
“算了,等脱困了再说,你我二人立刻合兵一处,我们突围出去,之后往南阳而去”
“好,就这么办”
于是波才彭脱合计万余人往北而去。
行不一会,忽然看见一朵烟火腾空而起,二人大惊。
“看就是这个,之前袭营的就以这为号”
彭脱大骇。
“不好有埋伏”
波才也大惊。
忽然一阵滚木雷石降下,立时便将道路阻绝,而有两将也从侧后方杀出,而山谷上,也出现了千余人的部队。
“波才彭脱哪里走,黄盖在此,还不下马受死”
“徐晃在此,快快下马受死”
只见二将也不慌乱,而是立马站定。
波才彭脱大骇正欲走脱确看见身后张郃太史慈已经杀了过来。
而此时山谷上一位年轻将领开口说话了
“波才彭脱,给你们两条路,要不然下马受死,要不然被射成刺猬”
说话的人正是河间王刘陔。
“哼,反正横竖是死,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
波才大怒,立刻带人冲了过来。
众军立刻弯弓搭箭,波才很快便被射成刺猬。
而彭脱也是大惊,大喊一声也冲了过来。
太史慈见状立刻搭箭,一箭射死彭脱。
而其余黄巾也都纷纷投降,刘陔命令众人将众人收拢看押起来。
并开始打扫战场。
而此时远处有一支兵马往这里而来。
刘陔大惊,立刻命人戒备。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