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征战岁月 >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设伏班茂(上)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设伏班茂(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拳破未来 我的男友是项羽 资本大唐 无限之银眼剑神 异界之机关大师 美女大佬爱上我 网游之三国王者 三国大特工 重生农家千金 爹爹不亲,后妈来爱

辛博战场,大概是唐秋离缅北战役计划之中,最没有悬念的处了,老成持重的唐秋生,用兵之道十分厚重,他率领着三个步兵旅和两个坦克旅部队,看着两个师团的日军,几万名士兵,几百辆坦克,几千骑兵,轰隆隆的一阵烟尘,从昆羌直奔辛博而去。

唐秋生指挥的部队,兵力略多于日军,坦克的数量则是日军的三倍以上,至于旅属重炮团的大口径榴弹炮,更是过日军四五倍以上,在昆羌隐蔽的部队,沉不住气了,几个旅长,纷纷把电话打到兵团指挥部。

“司令官,这鬼子也太猖狂了吧?四万多人,就敢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咱们干脘把这股鬼子包了饺子得了,别的不用,就我们旅的重炮团,轰上他一个时,保管把鬼子打趴架了,”这位旅长,是地道的东北人,第一批上山的血手团成员之一。

步兵旅长们这样说,两个坦克旅旅长更直接,“副师长,就鬼子的那个坦克还叫坦克?跟包上一层铁皮的拖拉机一个样,我们两个旅,前后夹击,先干掉鬼子的坦克,然后,冲击日军的步兵,至于那些骑兵,活靶子,只要副师长给我亻们一个时的炮火支援,这仗,我们坦克部队全包了!”

也是,这次充当先头突击部队的日军久田战车旅团,装备的坦克,可是让军官和战士们开了眼界,除了一百余辆“伊豆”系列轻型之外,剩下的,都是半人多高、两米来长,就像是缩了几号的坦克,坦克上没有火炮,只装备一挺重机枪。

战士们看着新奇,军官们也是不认识何方怪物?这种坦克,就跟一个个包了一层钢板的屎壳郎似的·个头不大,动作却挺灵活,满地的乱窜,与**师部队装备的苏式坦克相比·五六个不顶一个,唐秋生也是满脑子问号。

敢情师的所有官兵,都没见过这样的坦克,“哎,老张,你说鬼子能鼓捣出什么好玩意儿?就这满地|o1窜的家伙·一看就不地道,我说,一颗手雷就能炸它个肚皮朝天,要是咱们的反坦克枪用上,一枪还不打爆了?”军官和战士们议论纷纷。

当时,德岗战役还没有打响,接到苏鲁机动兵团的电报,唐秋离笑了·也不怪大家大惊怪,日本人的思维,有些时候很诡异·他们很喜欢别出心裁,这种坦克,正式名称为步兵侦察突击车,乘员两人,不装备火炮,装备一挺重机枪。

作用是用来远距离侦察,和突击敌方阵地,是日军军工部门,专门为适应东南亚战场和中国战场,而研制出来的·伊藤的部队,是第一支装备这种步兵侦察突击车的日军部队,还别说,在中国战场初期,缺乏重武器的中**队,在这种巧灵活的钢铗怪物面前·吃了不的亏,轻重机枪子弹,对这种坦克,没太大威胁,愣神儿功夫,日军的坦克,已经冲到阵地上了。

直到后来,中国士兵用血的教训,得出了经验,用炮火或者是集束手榴弹,一次就能干掉一半儿以上,中国战场中、后期,已经很少见到这种型号的日军微型坦克了,一是日本当时的战争资源消耗殆尽,没有那么多的钢铗,再者,就是日军高层现,这种兵器,对中**队的威胁,日益减少。

在东南亚战场,这样不到两吨重的微型坦克,非常适合于东南亚的桥梁和道路状况,体身轻,度极快,东南亚很普遍的木质桥梁,通过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成为日军纵深穿插和大迂回的得手兵器,不知道有多少英军不多,被抄了后路,还在惊讶,日本人怎么推进的这么快?

唐秋离对于日军装备的这种兵器,嗤之以鼻,以**师各部队装备的德式重机枪火力,两挺重机枪齐射,用不了一千子弹,就能把日本人这玩意儿的装甲,扒个精光,所以,他给唐秋生回电,详细的说明了这种坦克的性能和对付的方法,以打消部队的疑虑。

生哥,此为日军二人乘坐装备,机动性能很好,火力和防护力极弱,以密集炮火、反坦克枪、高爆手雷、重机枪,均可彻底击毁之,此外,人工设置障碍物,也可制约其机动性,”接到唐秋离的电报,唐秋生放

心了,既然这么好对付,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面对将领们的求战情绪,唐秋生特意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在会议上,他只强调了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缅北战役是一个整体,辛博战场,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战役的重点,在师长亲自指挥的德岗一线,现在,德岗战役还没有响,我们先动手,大家说,这合适吗?是不是要犯影响整个战局的错误啊?”

就这么语气温和如春风的几句话,吹散了将领们心里的浮躁情绪,说实话,苏鲁机动兵团的第一至第三旅,也是响当当的头号主力旅,到了一个次要的方向作战,几个旅长的内心,不免有些不大痛快,感觉不过瘾。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