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黄兴来了(2/2)
刚刚起义失败,断了两根手指的黄兴秘密到了刘家榨,清子在第一时间就告诉了张‘春’这个消息。刘英刘铁他们经过了几次后,并不担心张‘春’会泄密,失望的是张‘春’不肯参加起义。
刘英已经不止一次向黄兴介绍张‘春’,而且陆续向张‘春’约稿,让张‘春’写农村问题的文章。
张‘春’也把《农村问题》里的部分章节‘精’简,消毒,‘交’给大江报和民立报发表。但那个大江报的大嘴巴主编詹大悲居然公然宣传大‘乱’大治,八月初就被封了。不过民立报还是时有张‘春’的文章出来。因为都是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出现,里面虽然少有观点,但详尽数字已经表明了张‘春’的态度。一时之间,张‘春’也有一个“调查家”的称号。
张‘春’的研究大部分同盟会会员都认可,特别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前三项没有人反对,但是对于“平均地权”却争议颇大,只要是可行‘性’的疑问。由于张‘春’的研究,争议的双方都会拿其中的数据驳斥对方。一种认为不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就不足以完成中国彻底的革命。一种认为,中国的土地已经高度集中在地主阶层,地主阶层也是受教育程度最高,财力雄厚的阶层,平均地权会造‘成’人民内部矛盾‘激’化,不利于推翻满清政权,当前的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不是平均地权。宋教仁也认为当前应该是先进行宪政改革,其它的事情以后再说。所以乐于利用争论打击孙中山的威信。
刘英坚持认为这个军的将领是可以争取的,宋教仁也认为可以试试看,所以黄兴决定见一见张‘春’。
清子找到张‘春’时,张‘春’刚从仙‘女’回来,和一帮水稻所的学生在罗汉岭村查看稻种的种植效果。
张‘春’的这种习惯曾经让刘英的几个手下认为与其患得患失,还不如解决掉张‘春’和顾明后接手这股极具威胁的势力。只不过在派出去的一个暗杀高手还没靠近张‘春’就受到了攻击,重伤而退后。再也没有人说张‘春’好暗杀了。
普通老百姓,很容易接近张‘春’。特别是清子常常和张‘春’一起到乡下,她认为面对对谁都很和善的张‘春’,起杀意的心很难生起来。张‘春’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似乎了如指掌,总是都能照顾到。他会敏锐地从人群中找很紧张的人,并拍拍他的肩膀说:“别紧张,见到我有什么好紧张的,就当在家里一样。”
这会使你一下子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除了张‘春’,丽质也有这种特点,只是丽质不是和颜悦‘色’,而是平静的省视,对于一个杀手来说,这是极端恐怖的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在老百姓中,很多人对张‘春’就想对自己人,但是对丽质却非常尊重的原因。
清子不知道的是,张‘春’能够利用或者主动控制空气中的微量成分,使周边很大范围的空气具有镇静和舒缓情绪的效果。在紧急情况下,丽质能够通过改变空气中微量成分的分布,形‘成’人视觉上的差异,导致你的攻击偏离真实目标。这种细微的调整时刻不在进行,只是两个人都掩饰得很好,让人难以察觉而已。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句话才是真理。
张‘春’也习惯在自己能够掌控的环境下做事情,或者会见客人。苑也好,田间地头也好,都是如此。
“克强先生能见我,倒是不胜荣幸。”
张‘春’笑着答应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