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另辟蹊径(1/2)
谈话中,韩处长还向尚磊和梁子峰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平东地区和平南地区,虽然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项目申请上,要远远低于平西和平北地区。但这两个地区已经被关闭的立窑水泥企业,大部分都申请了水泥粉磨站的建设项目。
按照省发改委的要求,水泥粉磨站的项目审批,有一个硬性的指标,水泥磨的规格,至少是3.2*13米的高细磨,而原来的立窑水泥生产线,配套的大部分都是2.2*7米的两仓磨,这样的话,要想申请新的水泥粉磨站项目,企业的设备就必须换代升级。
可如此一来,每一家水泥企业的生产规模便会有数倍的增长,初步估计,新增加的水泥粉磨站,生产规模将比原来增加七千万吨,这些水泥粉磨企业的加入,使得平东和平南地区的水泥生产规模总量,达到了八千万吨以上,整个平原省加起来,每一年的水泥生产能力,将高达两亿吨,整整是水泥市场需求量的2.5倍。
听到这些数字,尚磊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本来,他是想通过对平西平北地区与平东平南地区水泥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阐述,来说服韩处长,增加夏州市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审批项目,现在看来,水泥的生产规模不但不能提高,而且还要成倍地压缩。
尚磊只是有一点弄不明白,既然水泥市场已经严重饱和,那省发改委为什么还要审批行将被淘汰的水泥粉磨站建设项目呢?
把这个问题抛给韩处长时,韩处长又长长的叹了口气,说:“你说的没错,从客观上来说,水泥粉磨站的确是行将被淘汰的企业,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必须来自于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这样的话,定价权就完全掌握在了上游企业的手里。依附性太强,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上游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那水泥粉磨站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说到这儿,韩处长突然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可是,对粉磨站项目的审批,不能简单的依靠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来评判。水泥粉磨站和水泥干法水泥企业,虽然都生产水泥,但却是属于两种类型的企业。如何来审批,要看企业的生产规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审批标准,是熟料生产能力,而粉磨站侧重的则是水泥生产能力,只要在国家规定的杠杆之内,我们就不能主观地评价哪种企业有竞争优势,哪种企业缺乏竞争优势。还是那句话,企业的优胜劣汰,是要靠市场来完成的,而不是行政干预。”
听了韩处长的这一番话,尚磊的心情很复杂。
韩处长说的这些,他心里是了然的,尽管没有那么具体,但他很清楚地知道,即便是上马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企业发展仍然是举步维艰的。
可他为什么还要固执地坚持上马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呢?
尚磊认真想了想,觉得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个人对水泥企业的感情,这方面,又包含了诸多因素,有个人的特长对水泥企业的依赖,有对水泥企业的情怀,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对企业员工的那份感情,如果没有了水泥企业,那些在水泥企业里长期工作的员工们,靠什么手段来维系未来的生计?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