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一品武官 > 第三十章 精耕细作 (一)

第三十章 精耕细作 (一)(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三国之公孙大帝 美漫之DNF控偶师 将军太凶猛:皇上站住别跑! 传奇魔具师 烈火娇妻,老公,休想跑! 从海市蜃楼开始 灵气时代的全球冠军 身在地狱宛若天堂 至尊荣耀武帝 最后一位不死者

前面胡念祖牵着大水牛往前走,韩义在后面扶助耕梨,沿着直地沟往前走,扶犁不能扶歪了,若是扶歪了,整个一趟线的地笼子就要重新来过,耕地也是有技巧性的。

堡子中的男女老幼,都在自己的田间地头耕作,这些人除了要养活一家老小外,还要供给洪山堡军兵,其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北方气候寒冷,南北方以淮河与秦岭为分界线,北方一年一季,平均一年的粮食,以亩产大约在三百四十六斤,这还是年景收成好的时候,若是遇到干旱、蝗灾等天灾时,只恐怕连一半也收不到!

在南方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气候较为湿润,一年两季耕种,粮食平均亩产约四百多斤,因为是一年两熟,所以粮食充盈。而北方一年一季,一遇到天灾人祸,粮食必然减产,这也是闹饥荒的原因之一!

但是,洪山堡的耕地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周围全部都是沙土地,地质松软,便于耕织开垦,且有利于植物生长,只要保持水土平衡,粮食的产量,还是能够提高的。

出了长城往北,一百多公里的塞北草原,这里的土壤只有地表面的一层土质,再往下多为沙土,一旦地表土层被破坏,就会被大风雨水冲刷的称谓一片戈壁荒漠般的大漠!这里的土壤,除了适合青草生长外,并不适合大面积开垦!

洪山堡之所以能屹立于关外,饱经沧桑,也未曾被鞑子攻破。农耕屯垦是极其重要的保证,因为在洪山堡的北面,还有一条常年不干壑的河流,就是潵河!

潵河是滦河的支流,距离洪山堡不远,潵河流经的方向是洪山口关、龙井关、汉儿庄一线,最后才汇入滦河,再有滦河入海!

这条河流,常年水流湍急,一到雨季河水就会暴涨。因此,极其适合开垦灌溉!

洪山堡虽然地处北塞,往北就是大漠鞑靼人出没的地方,但是,这条河流却饱经沧桑,究竟时间与环境的考验,未曾干涸过!

天启年间,小冰河时期已经来临,夏季干旱少雨,温度极高,冬季异常寒冷,塞北就更不适合植物生长。但是,也没有到绝境的地步。

京城周边的田地,除了皇家的子粒田之外,还有京官与富商的田产!但是,洪山堡、洪山口一线的土质算是依托长城内外的地表图土质,没有发生多大变化!

此时的大明北塞,并不像十七世纪中后期的辫子朝。因为大面积开垦塞北,导致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而明末士气,还没有到很严重的地步!因为,本朝非常注重对土地的利用与开垦,这就是明代万历年间,比辫子朝耕地面积要大的原因,懂得保护与利用,好过一味野蛮的开发!

为了能够帮助大家伙,尽快的完成秋耕种粮,韩义挨家挨户给他们扶犁耕种。他带领着王龙等人,一边扶犁,一边给百姓们讲精耕细作的方法。用了两日的功夫,各家的沙土田地已经翻地完成,

洪山堡年纪最大长者,李大爷走到韩义跟前,说道:“大人啊,您这么不辞劳苦的为俺们耕种,俺们打心眼里感谢您!可是咱洪山堡的种粮不多,要想来年有何好收成,一是天公作美,二是种粮充足啊,三是防治蝗虫,这几年咱们这蝗灾可是把咱们害苦了,眼下俺们不怕种不完地,就怕来年春夏之时的蝗虫啊!”

韩义说道:“李老爹,您老放心,到时我会派人在田间地头把守,随时注意蝗虫灾害,再拿出有利的办法,预防蝗灾!您刚才讲,倘若不下雨,咱这庄家因为旱灾,也就会欠收!这个倒是很容易,您看这潵河离咱洪山堡非常近,我早就打算开凿一条沟渠,便于解决洪山堡灌溉土地的事情。

今儿,您老这么一说,这件事情,要提到日程上来!要想咱洪山堡的粮食获得收成,咱们还要保证土地,能够得到充分的养料,供麦苗生长。这就需要大量的粪便、尿液,以及锅底烧柴遗留的木炭灰,这可都是最纯正、最天然的土壤肥料啊·······”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