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七:揭幕(1/2)
鄱阳湖之上出现了两军分别摆开阵势,互扔火球的奇景。
双方的楼船上站立着被重重防护的控火异人或是控水异人,不断地搓着火球,或是积蓄着巨浪,然后按照指挥一波一波地放出去。
一开始吴军是以一个扇形的包围网圈住了魏军的船只,用阵型一度取得了局面上的优势,但是魏军的异人数量占优,在寻找到了一次吴军左舷弹幕太薄的破绽之后,魏军一次突破让形式回到两军相持甚而占有优势的阶段!
最出彩的还是魏军的那些巨大木筏,上面配备的发石车的火弹声势尤胜异人的火球,虽然瞄的并不是很准,不,魏军根本没有在瞄准,只是不断地装弹发射,用恐怖的弹雨进行压制,吴军的蒙冲斗舰完全无法近身,一直在不断损失。
简而言之魏军开始追着吴军打了。
虽然吴军后退的步伐很缓慢,一个船位一个船位地后退,五层的楼船已经有两艘严重进水,吴军不得已而放弃,点燃了它们,并在几位控水大师的操纵下冲向魏军舰队。
刘庆之在楼船顶上陪着司马昭看眼前的景象,不由觉得有些目眩神迷。
多么纯粹的暴力啊!
可是没有大炮管,总是有些美中不足。刘庆之注意到这些异人多是用火球的,只有吴军中偶尔有丢冰块或是吹风的,不由觉得很是奇怪。
他琢磨了一下,问道:“将军,为何异人多丢火球,偶有风水却不见雷霆?”
司马昭听见这个问题愣了一下,似乎很奇怪这里打的正热闹呢这是什么鬼问题。
他想了想回答:“因为爱好与战略要求。能借天地之力外现而为己用的异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外现方
式,并非说只能用火,或是只能控水。当日在江陵城你也见我父与诸葛老匹夫一战,诸葛聚水龙,故此我父以火龙针锋相对,但若是我有他二人神通,当召一土龙应对。我军皆用火球乃统一调度之故,若是如吴军一般杂乱无章,各行其是,如何能壮声势?”
司马昭又补充道:“只是我魏人多擅火,吴人常用水却是实情,应是对应所处环境,自然熏陶而成。”
忽然间司马昭面色一变:“不好,吴军至今仍未以大风浪冲击我军船只,必有所谋!”
刘庆之也面色一肃:“若敌军只为积攒气力,掀起一波无与伦比之大浪,我军倾覆,只在旦夕!”
魏军已经将吴军的船只逼到了湖心岛周边,眼看就是走投无路,只得弃船登岛的死地了。但是吴军竟然下起了锚,而岛上还有接应的吴军将船只牢牢地固定在了岸上,就好像是要防范暴风雨所做的行动。
仿佛为了应和司马昭与刘庆之之前的对话一般,在好奇吴军的行动之时,司马昭和刘庆之忽然感觉有些气闷。
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气闷?
像是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让人艰难地呼吸,莫名地烦躁,直至狂风卷起,暴雨落下才会好转的气闷。
在北方这种气闷是不常见的,而在江南却是每年总有那么一段时日要经历的。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