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1】(2/2)
某某人因为与父母争吵跳楼的,
某某人因为失恋情绪激烈颓废跳楼的,
…
…
林秋,很想问问他们,你们有听过萧红的故事吗?你们所经历的那些,萧红在十五六的年纪里一下就经历完全了。
她经历了祖父去世,母亲离世,家里父亲续娶,经历了逼婚,经历了离家求学,经历了未婚夫的背叛,经历了年纪轻轻自己孕育一个孩子,经历了因为钱被扣押,经历了那个年代很多女人都没有经历的。
她仍然伫立着,像沙漠里的仙人掌,即便没有活下去的水源,她也不曾放弃,不断的寻找新的生路。
林秋其实是不理解那些轻生的人的。倘若是自身已经染有重病而不久于人世,尚可谅解,而因为些些烦恼就轻生,那……
她好想让那些思想过于偏激的人好好读书,众观多少名人,伟人,他们哪一个的处境,压力苦难,会少。即便是普通的人,谁敢说,他一生是幸福的呢?从来没有吃过苦受过难的呢?
没有谁活的很轻松,我们看见的很多人,他们一直是乐呵乐呵的,是因为他们把微笑给了别人,眼泪给了自己。
生命何其珍贵,为何不珍之重之呢?
就像孝经里面写的: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毁之,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终也。
对啊,身体从你出生那刻起,就不单单是你自己的啊,唯有珍惜。
教育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大难题。
而现如今,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也是甚之。
林秋虽然跟自家老爷子闹过不愉快,但是,她打从心里面是敬佩他的。
原因在于,他那儿有很多他留下来的古书籍。她打小就爱看,乱看,看不懂,乱翻。
后来老爷子也是对她没辙了,也就教她了。
从小她看过道德经,孝经,弟子规,一些比较宣扬人品德高尚的书。可怜林秋那会儿才刚刚上一年级,很多字都不认识,但是,林亮老爷子不管,只求背出来,背的通。
她为了能吃到好吃的,也是拼了。人小不知道啥意义,就当儿歌来学了。
可知识这个东西,是日积月累和有好习惯的。
念的多了就记得住,记得住了慢慢地就懂了,等懂了就慢慢地会用了,也就知道意义了。
所以那句话说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
读得多了,看的多了,想的自然就多了,而做事情就会多转几圈了。
萧红那时候是向一家报社的编辑求救的,一开始接触的就是萧军。一个经常给萧红送书送东西的在报社工作的男人。
而萧红即使深陷窘境也是,不曾放弃过写作的。先后都有开始发表一些散文,小说之类的。
而作为经常和萧红与外界沟通的唯一一个男人,在萧红身处低谷时,伸出援手,又是有文学的男人,两人也是慢慢地就看对眼了。
也许,对那时候的萧红来讲,萧军是她的唯一救赎,而对萧军来讲,这个被上级命令来接济的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吧,独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没有放弃生命和梦想。
一个柔弱和坚强并存的人,往往也是矛盾体,迷人致命的。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