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莫伸,伸手必被捉(1/2)
顺着台阶下,来到广场,又是青石板地面,广场小了一大半的。远看看不清是哪个殿宇,听走在周围的人说是乾清门。
“日”字上半部分是内廷,也是帝王及其后妃生活娱乐的地方。而“日”字中间那一横呢,林秋把它比喻内廷正宫门的乾清门,是内廷和外朝的分界线。
虽然叫的是门,但是和太和门一样,都是大个殿宇搭配几间屋子的。
一眼看过去,有三个门,一大两小的。周围紧密连接着其它稍稍小点儿的屋子。整个建筑是单檐歇山屋顶,单檐是只有一层楼,连着底下几根柱子的,屋顶还是由梯形形状绕圈形成的,坐落在汉白玉台阶上,雕石栏杆环绕。
较为醒目的是大门前的一对鎏金狮子,远远看,闪亮亮的,刺眼睛。走近,有很明显的旅客摸出的印记,经常摸的地方滑滑的,泛着光,还掉金了,露出难看的像铁一样的材质。狮子的两只爪子上面,鼻翼周围一圈,都是。
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闭馆翻修一番,里面很多东西有种旧的失去光泽的那种。
狮子被汉白玉栏杆以及铁栏杆所挡,两者之间的较大的台阶是不能过的,只能是从两侧上去。而在狮子往东西方向呢,是一对硕大的镀金水缸。上面雕刻着有些凶狠的动物像,看了一眼林秋就跑开了。
上得台阶,是几根大红柱子,木质门墙雕刻金龙绘彩画,沥粉贴金的。
比较吸引林秋的是那块不同于其他匾额的字体。前面几个殿宇的匾额都是汉文繁体字,就一种,干净利索。这儿,除了“乾清门”那仨个繁体字外,在它右手边还有一种,林秋看不懂,认不出来。后来看见人群里面围着一个老大爷,她挤进去听了一耳朵。说是满文。
“乾清门”的匾额上面,林秋正对面看过去,左手边为汉文,右手边为满文,刚感觉不错,汉文以左为尊嘛!哪成想到,听老大爷说,以匾额自身来看,是满文为左,汉文为右。
……
而之所以带有满文呢,是因为清代坐拥北京紫禁城的帝王是满族人。一开始好像说紫禁城所有都换成满文,后遭受到阻力,有部分宫殿是。而等袁xx的时候,是给了xx面子,留有内廷开始的后三宫,允许有汉文和满文的匾额出现。
大爷是一张嘴巴拉巴拉巴拉……什么都敢说呐。
多的也没记住,也就是后面三宫的匾额上面,汉文与满文一起。里面的故事那是几天都讲不完的。
大抵不过是朝代更替吧。
就像你买了个二手房,也是在二手房上冠以你自己的名儿,也是要把前屋子主人的门牌号给摘掉一样。区别在于,他那个是不能像你买房那样,一锤子定音,是啥就是啥。
青砖槛墙,方格窗。绘金龙和玺彩画,琉璃瓦。色彩绚丽。从这些与“日”字下半部分外朝建筑相对比,生活气息稍显露出来,不同于外朝那种,一眼就让人感到严肃,庄严,雄伟,腿软。
乾清门用作为处理朝政的场所时,有“御门听政”一说。斋戒,请宝接宝等庆典大事也是于此场所。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