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小莲峰的大师兄和小师弟(2/2)
李归真托着下巴吃着糯米糕,看向笑颜拂春风的掌教大师兄,“大师兄,魏师兄的事你如何看。”
张三道睁开眼睛不知看向某处,“师兄解签看卦可不如你,能怎么看,命里当有吧。就看三泫他能不能想的通了,裴旻这个存在本就让他自己压了自己近百年。裴旻走了,他的儿子却还是能够压制三泫一手。三泫那倔脾气,只能看他自己的了。”
嘴里始终都没有停下的李归真挑了挑眉,“也不能这么说,这倔脾气说不定就有人能治呢?大师兄,你就不怕这位裴庄主在这住几天把咱武当山的气运搅和乱了?”
张三道瞥向李归真道:“不是小师弟你让他上山的吗?”
李归真把最后一块糯米糕丢进嘴里,两手揣起来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诶大师兄,他上山的利弊我可都是给你说的清清楚楚的,允许上山的还是你,你可别想让我背锅。”
张三道呵呵笑道:“是吗?我有说过吗?”
李归真眯着眼睛,皮笑肉不笑,“大师兄,是谁说的,让他来,一个人他还能改了武当八百年气运底蕴不成?啊?谁说的?”
李归真这呼吸模仿张三道的说话风格逗乐了张三道,“也就是你,还能这么调侃大师兄了。就是我说的,我还能赖账不成?他能动就尽管去动,大不了就是断个山川气脉,溪涧灵气。怎么,没了这些咱武当山就活不下去了?
武当山传承至今,也没怎么依仗着这里的钟秀灵气不是?山上人又不多,自家人种种地,养养家畜,咱不过得也不愁吃不愁穿吗。
难不成咱种个地,养个家畜也得靠着老祖宗给的山川气脉不成?武当山这么大,就两百多人,还养活不了自己了?”
张三道的话让李归真笑意收敛了一些,但依旧微扬嘴角,“大师兄,武当大兴八百年,武当当真就要这么衰落下去?”
武当大兴八百年,这句话早就深深烙印在没个武当弟子的心中。从武当祖师爷说出这句话至今,恰有八百年。这八百年里,自庄祖霞举飞升那日起,武当确实一年不及一年。时至今日,虽然每年大夏皇帝依旧还是会到武当来走一走,只是这走的,远不及以前的历代帝王要兴师动众些。
李归真的担心张三道不是不能理解,武当大兴八百年,八百年基业难道就要这么付之东流不成?可武当山上没有一个人太过去在乎武当是不是能够继续兴盛下去,也不在意江湖上是不是还有武当的一席之地,更不会在意朝廷是不是还重视武当。
张三道咂了咂嘴,挠了挠鼻尖,“我这个做掌教的都还没担心武当大业就会这么砸在我的手里,愧对武当历代先人。小师弟你怎么先愁苦起来了?咱山上就属你最潇洒自由,看看你那整天炼丹的三阳师兄,还有被长卿给乱了道心的三泫,还有你大师兄我。哪个不羡慕你这小日子,你怎么还自己给自己找起来苦愁了?”
李归真又转头看向眼前武当风景,沉默了。张三道也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个小师弟可是他一手带大的。虽说有些地方确实天资卓越常人所不能及,但说到底在张三道眼里,他还是个不到而立之年的小孩子罢了。李归真是张三道一手带大的,又遵从师命,代师收徒,这才使得李归真的辈分如此之高。
别看他好像不问世事,整天独坐这小莲峰山岩之上。实际上他确实武当山上最在意武当未来的人,就连张三道对于武当是不是还能继续大兴下去都没什么兴趣,倒是李归真,相当在意这件事。
张三道看他如此苦相,反倒是呵呵一笑,“看你这心事重重的模样倒是新鲜,也好,等我哪天百年之后,你能这么为武当山着想,我也就能放心的把武当交给你了。”
李归真无奈苦笑,再次看向张三道,“大师兄,你这不是为难我吗?把武当交给我?也亏你想得出来。武当山又大师兄你们三个坐镇这才能够太平了这么多年,要是我做了这个掌教,只怕不光是其他道统正宗,就连一些不入流的蝇营狗苟也会来分上一羮。再说了,大师兄你《大罗天经》已然修成,还百年之后,再给你百年,你差不多也该想祖师爷那般了。”
张三道却依旧还是一副和善笑意说道:“话不能说的这么绝,你又没给大师兄我看过卦解过签,怎么知道大师兄我会怎样?再说了,让你做这个掌教,我说让你管着武当了?来打架的就交给你三泫师兄,来吵架的就交给你三阳师兄。来了送礼访山,必须你出面的时候,你再出面,这总行了吧?”
李归真撇了撇嘴摇头道:“行吧行吧,反正差不多等我百年之后,大师兄你还是这武当掌教。姑且,就先这么答应你吧。”
张三道笑意愈浓,缓缓点头,低声道:“足以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