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一年(1/2)
沈麒铸完炮也就快秋收了,沈麒又派人。
加班加点的打造镰刀,因为增加了四千五百亩地,镰刀又有些不够用了。
还有一个收割的难题,要是来不及收个,就准备吃麦芽吧,麦粒湿了,也不好储存。
用镰刀一兜一兜地收割,还要归拢割下来的麦穗,一来一往太耽时间了。
收割机沈麒可没能耐弄出来,弗朗机炮还是沈麒缴获照葫芦画瓢制作出来的呢。
不过七十年代农村用的山寨的打谷机,沈麒还是会用的,用缝纫机原理来提供动力,【脚踏式】。
脚踏式脱粒机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打谷机”,是属于半机械化工具。
操作时需要人力脚踏,大致是由一个圆柱形的滚筒,上面布满u型铁丝制成的倒钩,加上轴承齿轮、传动带、脚踏板和稻谷桶组成。
这东西没啥技术含量,不过很好使用,造价也很低廉。
神器找来木匠木匠铁匠,采用零件组装法,在秋收之前就制造出了100台,一点也不多,沈麒下辖六个村子,一分先来勉强够用。
今年的地多了,所以就要早点割麦子,一看麦子成熟可以收割了,村民们就开始拿着沈麒发下来的新镰刀,开始下地割麦子。
用镰刀收搳时,头戴草帽,右手拿镰刀,弯着腰背朝天,面朝黑土地。
左手抓麦子搳,搳完一刀往前一勾,勾住前面的麦子又搳,左手拿不了之后放在身后,又继续搳,再放在那一堆,直到能捆一捆麦子,用麦子麦草打绳捆住,再继续搳下一捆。
有一个人专门看管脱粒机,村民们把一捆麦子,塞进进料口,里面的圆柱形滚筒把麦粒打落。
再从下面的出料口,把麦粒漏出来,下面有人用麻袋接麦粒,满了再用麻绳扎上。
有了脱粒机效率就快了,节省了人力打谷,可以让更多的人拿着镰刀去割麦子,割完了再用马车拉到地头的脱粒机去脱粒。
有了脱粒机和马车,今年秋收很快,沈麒派出了,所有劳动力,来割麦子,只用了20天关门山本来就有的地加上4500亩开荒地就完成了收割。
沈麒让人把麦秆玉米杆,都打上捆收集起来,因为这些事关门山大牲口的过冬口粮,沈麒打算在建几个榨油坊,一来可以榨豆油来卖。
二来剩下的豆粕【油渣】可以用来喂牲口,那个年代的豆粕含油量很大,冬天用来给牲口增肥再好不过。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