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5:九行(1/2)
355:九行
“好名字,《逸周书·文政》说:一仁,二行,三让,四信,五固,六治,七义,八意,九勇。《拾遗记·轩辕黄帝》中又说:“九行者,孝、慈、文、信、言、忠、恭、勇、义。我个人来较喜欢《拾遗记》中的说法。不管哪个说法,总的来九行是正向的,是表示优良品德的。不知道陶先生九行能做到几行?”钱平安居然引经据典大赞眼镜西装的名字。
这个叫陶九行的眼镜男,表情终于有了变化,他略带惊讶的抬眼看着钱平安。
“想不到,居然有人知道我名字的出处,绝大多数人都以为这是我们兄弟的排行。以为我排第九,叫阿衡。”陶九行声音终于也有变化,略带些惊喜。
其实如果在前几天听到这名字的话,钱平安肯定也不懂其中意思,只不过,碰巧前几天在家练刀无聊了上网随便逛,恰好看到九行的注解罢了。
“也要名符其实才好,我想知道,你说那什么包罗万有的《汤液经》在钱平安手上的消息是从哪得来的。”钱平安淡淡的说。
“我是偶然听到两个顾客聊天知道的。”陶九行说。
“具体情况是怎样的?”钱平安说。
“我的公司虽然不大,但生意还可以,我是很少到店面去的。那天我心血来潮,到各处巡视一下。去到海港区门店时,那边的人有些多,接待的人竟没发现我,我也想看看她们工作的怎样,于是我便假装是来报团的顾客人一样,在等候区……。”陶九行还真实在,讲的够具体的。
“你直奔主题吧。”钱平安才没空听他那么具体。
“嗯,我坐那儿喝水,突然听到旁两男人在聊天,说的是前阵子举行的美食比赛,其中一个对本届的美食冠军大为敬服,而另一个则也没什么好佩服的,如果你手上有一本秘笈,你也会成为那样的传奇人物。先前那人连忙问他同伴是什么秘笈。”陶九行果然直奔主题,并尽量简单化。
钱平安没说话,缓缓的吐着烟圈等他说下去。
“另外一个华夏的厨祖著了一本书,叫《汤液经》。这本书本来是药物效用及配方的著作,当然,作为厨祖,也写了些关于食物的东西。本来这书并没什么秘密,但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流传,也不知道翻版了多少版。每一次翻版,都加进了一些编辑者的东西。其它的怎么翻,怎么写,加了什么都还是一本药方及食物药效方面的专著。但是,到了明朝有一位大家都不熟悉的名人翻编的一版却是大大的不一样。”陶九行说着说着竟然代入了角色。
钱平安依然没说活,静静的等他说下去。
“他的同伴问他,既然是名人,怎么可能不熟悉呢,那名人到底是谁,他重编的《汤液经》又有什么不一样?那人明朝有一个叫宋应星的大科学家,就是编著《天工开物》的那位科学家,他是大大的科学家,但民间有几人知道他的名?。他重编的这本《汤液经》可厉害,他不光丰富修补了很多原著的不足,还将他毕生的发明、发现的东西暗藏其中。里面有武学,医术,美食厨艺,最吸引人的是,一个宝藏。不过,可惜的是,他的这本书刚刚编辑完成,还没来得及印制,崇祯十七年1644年初,李自成大军攻占京师,明亡。四月,清兵入关,之后他颠沛流离,此书的原本便遗失了。”陶九行说到此处,抬眼看着钱平安停了下来。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