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究课题文化深奥(1/2)
第二十一回究课题文化深奥难****公子无奈
一连几日,范昭泡在醉月画舫,与施襄夏探讨围棋和中华文化的奥妙。施襄夏遇到知己,毫无保留,将围棋的道艺悉数讲了出来,令范昭、汪华错和绣琴大开眼界。范昭就课题内容与施襄夏反复探讨,汪华错和绣琴偶尔也出出主意,经过五天五夜终于定了下来。
范昭笑道:“这篇课题若是传扬出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现在才算真正明白,为什么大清棋圣的围棋会这么强!棋圣对棋局的判断与计算,超越日本棋路太多。以薄制厚,以弱攻强,这在历史上历代战争中并不少见,唯军事天才能成之。若是换作庸才将领,只怕会问:‘这仗怎么能打?敌众我寡啊!’”范昭学得惟妙惟肖,引得汪华错和绣琴都笑了起来。
施襄夏道:“围棋奇奇正正,正正奇奇,随着弈者灵机而变。这就是‘易’。‘易’之理大哉,包容万事万物,明白了‘易’理,一法通则万法通。汉班固在《弈旨》一文,阐述围棋战略战术与天文、地理、人事、王政的联系,他说:‘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黑白,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说的就是‘易’在人世间的表现。”
汪华错不甘寂寞,亦笑道:“汉马融作《围棋赋》有开篇即云‘略观围棋兮,法于用兵,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后面又说了‘韩信将兵兮,难通易绝,身陷死地兮,设见权谲。’可见,围棋与兵法确实有相通之处。天下文章一大抄,比如宋朝的《棋经十三篇》,就有抄袭《孙子兵法》之嫌。”
范昭心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一代兵圣孙武大概想不到,到了21世纪,他的《孙子兵法》广泛运用于商场、家庭、爱情和事业之中,假若孙武地下有知,不知道他会对此做何感想?!”
绣琴笑道:“汪公子此言差矣,依妾身陋见,《棋经十三篇》是《孙子兵法》在围棋中运用的具体体现,作者把它总结出来了。可惜,《棋经十三篇》的作者不详,一说张拟,一说张靖。这么有名的书,居然没有把作者确定下来,真是一件奇事。”
汪华错笑道:“师姐说的是。也许就是因为书奇,所以作者也奇了。”
范昭道:“中华文明自三皇五帝始,以神话传说立世。《路史后记》记载,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丹朱行为不好,尧至汾水之滨,见二仙对坐翠桧,划沙为道,以黑白行列如阵图。帝前问全丹朱之术,一仙曰:‘丹朱善争而愚,当投其所好,以闲其情。’指沙道石子:‘此谓弈枰,亦名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丹朱由尧处学了围棋,据说果真有了长进(仙话见《历代神仙通鉴》)。先生所言‘围棋乃神仙之艺’,确有依据。然而,世上总有不信神者,囿于愚见,对此嗤之以鼻,实属可悲。”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