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汉帝国远征军(6)(2/2)
在众将中,最特殊的就是赵云。
赵云并不是参加武举被选拔出来的,而是通过“举孝廉”进入朝廷的。
“举孝廉”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资优人才特殊推荐。大汉每个州郡每年只有一个名额。且对被推荐的人才从年龄到才学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被推举者跳过乡试、会试,直接参加天子面前的殿试。如果被推举者不能让天子满意,那推举者与被推举者都会遭到严厉惩罚。所以很多时候,州郡情愿让当年名额空缺,也不会盲目推举。
赵云出生常山郡,自幼武艺高强,为人忠义,在民间颇有威望。最后受郡守“举孝廉”入朝。
既然是以武者身份入朝为官,自然在天子面前要考效他的武艺。而那一场天子面前的御前比武,赵云的对手就是李元霸。
最后赵云凭借手中快速一枪,挑飞了李元霸的头盔,赢得景帝大声赞赏。钦定赵云为当年武举第一人。
不过有人高兴,自然有人不高兴。
见自己弟弟的头盔被当众挑飞,刘彻大怒。
在刘彻看来,赵云的武艺完全比不上李元霸。但却仗着出枪速度,用这种讨巧的方式击败李元霸。这种举动等同于侮辱了李元霸在武学上的努力。
于是刘彻空着双手,径直走上演武台。她要用行动告诉对方,敢欺负我弟弟,就要付出同等的代价。
之后的发展便毫无悬念,对面没有持握任何武器的刘彻,赵云只能勉勉强强只接住对方一招,然后就被刘彻一把扯掉了他佩戴的银盔。
一报还一报。
你用长枪挑飞我弟弟的头盔,我就空手扯下你的头盔。
也就是那一次,赵云见识到了李元霸与刘彻那几乎天下无敌的力量。
没有人再理会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的真田幸村,所有人簇拥着李元霸返回大营。
陈庆之是害怕打得太狠,让面前这群“武装农民”逃回海的另一端去。在“渤海水师”做好准备前,他还不想那么快就让这个岛上的敌军逃回后方大本营,做好与汉军对抗的准备。
陈庆之率领大军,千里迢迢跨过大海,来到这片蛮荒之地,可不是为了帮助邪马台女王卑弥呼解除“城下之围”的。他是来征服的,来征服这片倭岛,将大汉东面的倭岛全部划入大汉势力范围的。
陈庆之身边的众将则是因为见到敌军主帅被自己这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轻易击败,而没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兴趣。
没有值得一战的对手,也就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动力。除非大帅下令,否则就当对方不存在。
在众将簇拥下,陈庆之带着众人回到大营内。大家该干啥干啥去,不在理会大营外的敌人。
一直到汉军收队之后,真田幸村的家臣们才匆匆将他背了回去。
陈庆之在倭岛上的第一次正式与敌军交手,以一种虎头蛇尾的方式草草结束。
---
倭岛的日落时间比汉帝国稍早。
日落西山之后,汉军营中大帐内早已点起了篝火。
大帐内陈庆之坐在属于他的主帅座位上,略微侧头似乎在思考什么。在他身边,监军秦翰则是用手摩挲着自己光滑的下颚,若有所思。
就在刚才,陈庆之刚刚送走了卑弥呼派来的两名使者——阿倍仲麻吕与坂上田村麻吕。此刻招待两人的板凳还散发着微微余热。
来访的阿倍仲麻吕与坂上田村麻吕两人皆是汉人打扮。
阿倍仲麻吕大约30岁左右,下颚留着短短山羊须。虽然是倭人,举手投足间的表现却充满了汉人学者的气质。如果不是因为对方说话的语调有些奇怪,陈庆之都快怀疑对方是自己的同胞。
坂上田村麻吕从外表来看,大约40岁左右,脸色微黑,额头布满浅浅的皱纹,以及杂乱的络腮胡让他与充满文人气息的阿倍仲麻吕相比,显得无比粗狂。
阿倍仲麻吕与坂上田村麻吕是代表他们的卑弥呼女王,来向初战轻易取得胜利的汉军表示恭贺,同时送来了他们女王准备的礼物。
对于这两人的恭贺话语,陈庆之有一言没一言的应付着。懒散的他本来就不善于应付这种事。于是更多时候监军秦翰的表现看起来反而更像汉军最高统帅。
“监军大人,你不觉得奇怪吗?”
秦翰收起了自己若有所思的表情,改为带着淡淡的微笑。他侧脸看向一旁的陈庆之。
“大帅也是这么想的吗?”
“嗯?原来监军大人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低声笑了出来。
“不知监军大人想到了什么?”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