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2)
十二月寒冬悄然来临,向来团锦簇诗意盎然的林府又是另一番景象。
坐在长亭上,对立而坐的两个绝色美人一个漫不经心地把玩手中羊脂玉,一个细细品味软糯贵妃酥。
有美食在口,容墨快活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林瑾之怕他有了吃的就忘了他交代过的事,便嘱咐道:“一会上宴,我交代你的可别忘了。”
容墨捧着贵妃酥满足的眯着眼:“不会的。”
四大家之一的年府用饭规格可不是顾渊初来状元府可比的,二房一脉的正经主子就挤满两桌,安阳郡主身边站着位清秀可人的小厮殷勤的替她布菜。
林瑾之与容墨走到另一桌坐下,刚一坐下,八岁的侧子就嚷嚷着:“哥哥,哥哥!”
他指着布菜的小厮道:“你许久没回府,母亲又新纳了个通房公子哩。”
原来那面生的小厮是新纳的通房啊,怪不得眼生,林瑾之点头。
安阳郡主的一夫二侧三贵四侍已娶满,在场能坐着吃饭的各位都是有名分的,没名没分的通房公子不知纳了凡几。
安阳郡主四十有一,保养得体看着年轻,生了二十三位公子,大的已经嫁了出去,小的才刚满月,此次林瑾之与容墨回来吃的正是庶子的满月酒。
大宣国法规定:正夫生的儿子为嫡子,侧夫生的为侧子,贵侍、侍所生为庶子,只有嫡子才有继承权。女子只能为嫡女,若是侧夫所生,则升为平夫,平夫相当于正夫,独自抚养。若为侍所生,则升为侧夫,由正夫抚养,若为通房所生,则升为侍,由正夫抚养。因此,女子只能是嫡女,有绝对继承权。
庶子的满月只邀了家里人庆祝,觥筹交错间的安阳郡主并未对这个庶子有所期待,她都四十一岁了,并不知还能再让夫君生几个孩子。
令她惆怅的是,在男女比例:10:1的世界,老天似乎对她没有过多厚爱。
她膝下无女,无女意味着她郡主的身份没有传承,这对林府二房一脉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不过让她欣慰的是,一房也未得女。同时绝望的地方也在这里。
偌大的林府竟未得一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个林家都无人传承!林家如今如是中天的地位要么拱手让人,要么被其他三大家瓜分!
她纳了多个年轻貌美的通房,没日没夜的造人,结果这一次又生了是个带把的。
真是苦闷!
难道真的只能把林府百年基业全都拱手让人吗?她惆怅,无比惆怅。
要是能有人入赘就好了,她想。
与四大家之一的林家不同,年家有四个姑娘,年韵锦又对林瑾之念念不忘,其身份地位才貌也算是配的上,可惜年家说了,年韵锦愿娶林瑾之为正夫,不入赘。
也是,女儿是多么重要又稀缺的资源啊,一个官宦女子能娶十夫,十夫意味什么?十个可用的政治资源,十家优秀的政治团体。
还有比联姻更方便的政治结交手段吗?
平心而论,若自己是年家长辈,也不愿让女儿入赘林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便宜了林家,太亏。
于是安阳郡主只能向下找,可小门小户的女儿吧,纵使愿意入赘,她这个看看太丑,配不上我儿,那个看看又太呆,恐影响后辈智商。
她把名册都快翻烂了,挑来挑去,硬是找不到一个满意的。
家里又没个女孩,要是有个女孩多好,姑娘家爱结交,在家里办个宴会,请一群姑娘来住,也能让她好好挑挑,细细考察人品,不至于看走眼。
真真是惆怅。
她一个四十一岁的中年妇女,即使开个宴会,叫来的也大多是群中年妇女,她把认识的亲朋好友家的女儿都看了个便,整个京城人那么多,她就算善交际,也不能认识全京城的姑娘啊!更何况,她想招入赘的风声也不知是谁传了出去,现在家里有女儿的都藏着掖着也不给她看。
悲伤,太悲伤了。
林瑾之这次特意叫上容墨就是为了一件事,他想:他的状元府住着一位姑娘的事相必瞒不住,唯恐父亲恼怒,唯恐母亲气愤特他地叫上容墨,毕竟,当初可是容墨把顾渊安排在状元府的。
果不其然,许侧夫在宴上提起此事。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