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章 走马上…(2/2)
“你们都别愣着了,快点去呀。”郑芝龙冲着那些还在发愣的官员喊道。
“哦,好,我们这就去统计。”那些官员终于反应了过来,他们没想到这么快就能领到工钱。
郑芝龙手里拿着统计表,看着上面的数字有些心酸。他邹了邹眉,这里工匠的待遇太差了。别说跟辽东那些工匠比了,就是和自己福建比差的都不止几个档次。
“都在这里了吗?”他看到上面的钱数加起来才3000多点,要知道,这是全厂1000多人2个月的工钱。
“都在这了。”黄安看着他的表情小心的说道。
“厂督大人,要是你觉得有难处可以在等几天。这刚发的粮食,我们要是省着点吃可以多顶一阵子。”黄安看到他皱眉了,还以为郑芝龙有什么难处。
别看他是皇上亲自派来的,现在皇上都穷的叮当响,能给他带多少钱过来。可他哪知道,那是老黄历了。不敢说皇上现在有多富,但绝对不会欠他们的工钱。其实上面的俸禄和工钱早就发下来了,只是卡在了半路上没到他这里而已。
“黄大人,这个账本你先收着。钱,我会发下去的,但不能按这个数量往下发。”
“先发一个月的也行。”黄安小声的嘀咕了一句。看来这个厂督大人也有难处,这刚来就叫人家一人发了那么多的米和肉,已经很够意思了。在发2个月的工钱确实有难处,咱们也得理解人家才行。
“不,不。黄大人,你误会了。钱我一定是要发的,但是不能按这个标准发。”
郑芝龙知道张伟和吴强的想法,那就是让大明的战船出现在各个大洋,就是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要有大明战船的身影。
要想达到那个标准,就靠现在这点工钱行吗?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怎么可能激发他们的热情,怎么激发他们的潜能。
他在辽东待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那里的工资待遇他可知道什么样。那里要说工钱最高的绝对是工匠,尤其是那些有真本事的工匠。他们的工钱高的有些离谱,高的叫那些衙门的官员望而怯步。
他开始的时候也有些不理解。可吴队和他说了一句话,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解决了工匠的问题,叫他们吃的好有钱花。他们才会把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甚至可以得到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商伟,去把咱们临时定的工资待遇拿来。”郑芝龙对朝廷定的标准实在是不敢恭维,要是按这个标准想达到吴队他们的目标,恐怕这辈子都没什么指望。
“黄大人,你看看这个标准满意吗?”
“满意,满意,绝对的满意。”黄安着实被吓的不轻,这哪是工匠的标准,分明就是朝廷大员的待遇。
“满意就好,明天就按这个标准往下发,先发2个月的,也算是对拖欠工钱的补偿。”
“不过,这个只是临时的标准,我对他们的状况还不了解。不过有一点可以保证,只要他们的技术好,我是不会吝啬工钱的。对于那些技术特别过硬的,这个标准连零头都算不上。他们的工钱会高出你们的俸禄,而且还不止几倍,希望到时候你们不要眼红才好。”郑芝龙看着他们的表情和他们开着玩笑。
“不会的,我们不会眼红的,人家也是凭技术吃饭,这些咱都能理解。”
“呵呵,不过你们放心好了。你们的待遇也会调整,我不会叫你们吃亏的。”
“那这这个账本怎么办?”黄安看着手里的账本问道。
“当然是收好了,这个是朝廷给的。这个标准虽说低的可怜可也是钱哪,不要白不要,就当是零花钱吧。”
这什么情况,这是所有船厂官员的想法。他怎么能说这种话,什么叫不要白不要。他是皇上派来的那个厂督吗,不会是冒充的吧。
可一想也不对呀,谁呆着没事冒这么大风险。干那些又吃亏又掉到脑袋的事,那不是有病吗。可要是没病,咋能说这话呢,他不是皇上的亲信吗?
“你们别误会,我发的这个标准,是皇上叫我临时制定的。他说,以后要大力的发展造船业,为将来开禁海做准备。这个工资待遇也是通过户部单独的核算,以前的那个待遇也没有取消,所以我才说不要白不要。”郑芝龙也知道自己说漏了嘴,赶紧的解释了一下。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我说呢,他作为皇上的亲信,才不能说那些没头脑的话。
“好了,大家也别愣着了。你们在辛苦一下,把这个待遇多抄几份,贴在进厂的路口和那些船坞的边上,明天他们来就能看见也让他们高兴高兴。”
“厂督大人,我们这就下去办。”那些官员呼啦的一下就出去了,尽管这里没有自己的待遇说明,可这些工匠都这样了,想必自己的也不会差到哪去。
郑芝龙这个汗,看来以后说话真得想想,不能说那些不经大脑的话了。自己现在也是朝廷的官员了,这要是传出去不是给一班长找麻烦吗。
要说这帮官员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他们也不知道抄了多少份,反正把厂里贴的到处都是。这还不算,他们还特意的定了几个人,准备在第二天给那个工匠好好的讲解一番。
第二天,那些工人都来了。他们来的都很早,而且带着热情洋溢的笑容,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可他们到了厂里面才发现,居然有人比他们来的还早。而且,看那样好像还是在等着他们。在看他们的脸上,也是带着满脸的微笑,就像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他们一样。
ps:大家能给我献花吗。
本书来自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