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东大学(1/2)
唐颂爆踹卡片小青年的事,让静瑶乐到了早上。连吃早饭的时候,她想起来这事都差点把饭喷到唐颂脸上。
“不过我真的看到黑衣人在窗口对面站着啊!”
“在哪里啊?昨晚我们去看怎么没有啊?”
“后来肯定走了。”
“你紧张过度了吧?他们要抓我们,现在我们在这吃早饭,他们就可以来啊!”
“大白天他们还是不敢吧。”
“就算有黑衣人,你也不能见谁就踢吧?人家就发个卡片多冤啊,哈哈……”
这样一说,唐颂也只能乐呵呵的承认静瑶的结论是有道理的了。
这天早上,静瑶身体体力已经恢复,虽然后背还有有些淤青,也不影响身体了。他们终于可以回学校了。
唐颂已经缺课一个多月了。不过唐颂担心的倒不是缺课,他那个大学,学生消失两个月的人大有人在,如果问这两个月何在?多半是在网吧中激战正酣。
况且,也没人关心你的行踪。老师上课点名自然是要的,无奈班上的同学个个都很默契,总有人替缺席的人答到。想来也是共济共生,你替别人答到,你消失的时候自然有人替你答到了。老师或许不在乎谁答到了,只要有人答了,就算自己这个程序行使了,也算帮自己一个忙。
坐在北上的列车上,唐颂思绪翩翩,外面的青葱绿田。
坐在旁边的静瑶已然入睡,她就连睡着时都那么快乐!大学也许是静瑶只能想想的梦想,她连小学也没体验过,可她的生活又何尝不让人羡慕呢?静瑶对学校有种向往是应该的,人总是想寻找自己没有拥有的东西,自然想去大学玩一玩。
唐颂所在的学校叫中东大学。中东大学并非生在那些以色列附近之类的国家——那些传说中能聚焦全球的宝贝地带。不但不是明星,相反,它即使当众大喊大叫起来,也只能像菜市场的叫卖一样,难以让太多人把它当回事。
但是学校并不至于由于出身问题而惹人厌弃,如果把它比拟成一个少女一不小心弄出的计划外产物,人们一定会觉得是无稽之谈。把它当作宝贝疙瘩的还是大有人在的。这一点从它现在的名子就可以窥出一二。
前些年学校的前身还是某某专业学院的时候,学校一直有种被歧视的感觉。每年招录的学生全被看作不入流之辈,全校师生无不苦闷,除了日复一日的墨守陈规,鲜有激情。在此环境生存,尽管耐性得以长足锻炼,纳新的愿望却被抹杀,没有谁真正的喜欢这种日子。总之,整个校园一派暗淡,人人呼唤强有力的新生。
终于在苦熬了十九个春秋之后,新的领导班子应运而生,时逢变革的千载机遇,“大定位、大跨越、大发展”的战略被迅速确定并在校内得到前所未有的坚定执行。原本看似空荡的校园迅速被各式的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体育馆、多媒体中心、餐饮中心、娱乐中心、花园、人工湖、桃花林等各式成员挤的满满当当。
加之新任院长雷厉风行,力排众议,顺应时势,突破学院师范专业教育方向的限制,迅速设立了大量各类时下热门的专业。
由于日新月异的校园环境和强有力的宣传(比如宣传语中的“学校依山傍海,风景宜人,学校所在**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滨海之都,世纪家园”),实在是吸引了不少心神向往者前来。
于是学生生源也是一改往日紧巴巴的局面,源源不断的从全国奔赴而来,塞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三年以后,唯一让校领导班子焦急如焚的是如此大好形势下,竟再无处可盖新楼了。
然而,正当其时,学校的爆发式表现进入了上级领导关怀的视野,临近另一所同类情况的院校被合并了进来。壮大的学校顿时升级,发现居然有可能申请改办大学。
由于地处东部沿海,取名“东海大学”,但校领导们又觉得有气量狭窄之嫌,上报时临时改为“中国太平洋大学”,同时为了以防万一,又备报另外一名“中国东方大学”。
但上级来函,批示不得使用含有“中国”的字眼,同时指出“东方”亦有模糊概念之嫌,而“太平洋”不在境内,扯到一起,难免牵强附会,恐以后遭群众耻笑过于浮夸云云。
这下难坏了校领导各成员,失去了“中国”两字不等于如来佛没有了莲花宝座了吗?既然不让取两字,怎么也要取其中一字吧。
于是取“中国”的“中”字和“东方”的“东”字,居然没有被驳回。这就是中东大学的来历。
这样一来,慕名而来的报考人数果然一飞冲天,学校顿时跨入香饽饽的行列。
至于这个结果带来的实惠的体现,其他自不必说,师生走路的风声也一扫死气沉沉的气息,在往来照面之时,各人的脸上不乏放射出异样的光彩。整个学校欣欣向荣,一言以蔽之,用校长的话说就是“一个名字等于一切。”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