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七年(2/2)
秋兮和小多在城西康复院站下了车,这里是小多最熟悉的地方,比读书的大学还要熟悉。小多急匆匆的朝大楼走去。康复院里几乎所有人都认识这两个女孩。五年前,她们就是这里的常客。小多推开门,默默走到妈妈的床边,抓起妈妈的手,俯下身来在脸颊轻轻一吻,“妈妈,我来看你了“。还有两天,就是七年整了,小多看着妈妈略带微笑的脸,心里叹了口气,又觉得很温暖。“小多的日子过得都很好,妈妈不要担心,你在这里安心养病。”说完,小多把妈妈的手放在自己的脸庞,轻轻摩挲。
“阿姨,秋兮来看你了”,我会把小多照顾好的,您放心吧。
城西康复院是国京城里几家条件不错的康复院之一。六年前小多把妈妈从808医院里转出来的时候,不顾老师的建议,毅然选择了这家康复院。她坚持让妈妈过的好一点,哪怕自己过的苦一点也没关系。
“小多,秋兮,你们来了啊。”一个温暖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秋兮回头一看,“是玲玲姐啊,恩,陪小多来看看阿姨。这段时间辛苦您了,帮我们把阿姨照顾的这么好。我和小多给您带了点水果。”
“每次来都给我带东西,总是这么客气,哎,也苦了小多这么有孝心的孩子。”玲玲姐接过水果袋放在一旁。走到小多身旁,搂着她瘦削的肩膀,让她靠在怀里。叹了一口气,“别伤心了,小多”。
小多把一只手搭在玲玲姐手上,往后靠了靠,说,“玲玲姐,我没事的,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我早就接受了这个事实。”
六年零363天前,小多和父母在超市买了些鱼和菜品,驱车回家,一切与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那时候小多读高三,妈妈总是换着样子给小多做鱼、虾,还给小多买了很多核桃。回家的路上,小多给父母讲述着自己这次模拟考试的成绩,这次她考的不错,学年排名上升了10名。要知道,小多本就是尖子生。上一次的联合模拟考,小多学年排名22。对于一所京重点高中来说,小多这个排名几乎板上钉钉可以考上国大。小多妈妈非常开心,看着女儿眉飞色舞的讲述着自己写作文的构思思路。突然!小多发现妈妈的瞳孔骤然收缩,脸色刷一下白了,紧接着一股巨大的离心力将小多甩到车门上。她听见父亲惊诧的呼喊,突然间好像时间变慢了,每一帧的画面清晰可查。窗外街道上的绿树刚才好像突然变成了紫色,路边的垃圾桶好像也变成了紫色,街边的店面门头好像变成了紫色。小多回过头,看见一辆公交车迎面驶来,公交车司机脸上凝固的表情清晰可见。自己家的轿车里面好像也闪过一片紫色。然后轰隆一声巨大的声音把小多淹没了,小多记得自己的身体腾空起来,前排靠背飞去,车里的杂物全部抛飞起来,妈妈也抛飞起来,小多手中的苹果飞到空中,撞到靠背上,支离破碎,她看到妈妈的手臂朝她伸过来,挡在她身前。然后眼前一黑,画面定格。这就是小多每天都做的梦,一模一样,分毫不差!
国京地方台晚间新闻报道,今晚18点37分,万乐超市附近发生特大交通事故。3881路公交车由西向东驶向万有乐路与小东楼路交叉口时。3881公交车在快速路上突然失控加速,冲过路中央防护栏,撞毁1车后又冲上人行道,撞断两颗柳树后停下。事故造成包括公交车司机在内的5人当场死亡,31人重伤,29人轻伤,8人轻微伤。受伤人员目前正在医院进行救治,13人尚未脱离危险,其余人员生命体征平衡,遇难人员的名单身份信息正在核实当中,现场救援正在进行。京务院成立事故调查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公安部负责人率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事故善后和原因调查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七天以后,小多醒过来,爸爸已经不在了,妈妈还在icu抢救。听闻这个消息,小多又昏了过去。再醒来的时候,是两天以后,小多成了这个公众对于这个事件的同情的焦点。这个祖籍川南的女孩,在3年前川南大地震中失去了老家的全部亲人。现如今父亲离世,母亲在事故中受伤严重,两天前脱离icu,不过一直没有醒过来。医生表示,如果小多妈妈一个月内还不能醒来,和可能就再也无法醒来了。
小多成了这两天的百搜头条,她在病房的一张张照片成了诸多新闻的封面人物。这样一个无辜的小女孩,9天前还是父母的掌中宝,母亲是小学美术老师,父亲生前自己经营一家小型围棋培训学校。一家三口在城南三环有一所两居室的房子。天降横祸,温馨的小康家庭突然破碎,原本可以安稳幸福的过完一生的小多,突然变成了准孤儿。事件经过网络媒体的发酵,这些天的捐款累积200多万元。人们希望她活下来,天道无情,人间有情。医院接到政府指示,全力救助这个可怜的女孩和她的妈妈。
小多根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她无助的躺在床上,身上和头上缠着一层层的绑带,手腕和小臂被固定在石膏里。由于妈妈的本能的保护,小多并没有致命伤,腕骨骨折,肋骨三根骨折,严重脑震荡。小多精神受到极大冲击,需要休息。护士把一波波的记者挡在门外,屋子里一排排放着来自社会各界的花篮。窗外偶尔传来一两声喜鹊的鸣叫,小多听来,和乌鸦没有区别。
小多的情况非常不乐观,自从上次醒来,她已经连续三个月无法正常入睡了。每次小多的“入睡”都是进入昏迷状态,昏迷1到3天不等,每次醒来均是尖叫惊醒。小多面容憔悴,两只黑眼圈陷在瘦削的脸颊里。小多的表达语无伦次,反复提到“树”“妈妈”“紫色”这个几个词。最初,专家们认为小多头部遭受严重外力冲击,索性没有造成颅脑损伤,也没有形成颅内血肿,只是导致脑震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恶心,呕吐,记忆缺失,昏迷,幻觉,这些现象都符合脑震荡的症状。医院对外界给出的信息是预计一个月后,小多就可以出院。
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一转眼已经三个月,小多身上的绷带和石膏已经拆掉,精神状态却没有任何好转。说话仍然语无伦次,只能辨认出几个同学和班主任,反复提到“树”“妈妈”“紫色”这三个词。医院为她邀请了国外脑科、神经科专家会诊。多次检查、讨论,试了几种方法,效果均不明显。
四个月后,小多的身体指标已经接近常人。但是精神状态略有好转,但仍然波动较大。小多出院了,从一家医院到另一家医院。
国心院是国内最好的心理学神经学类最好的医院,也是最好的研究院。小多在这里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心理治疗,精神状况明显好转。就当外界为这个可怜的小孤儿终于可以痊愈而开心的时候,国心院里传出了这样一条信息。小多只要入睡,就会做同样一个梦,那个事故发生前几秒的梦。小多可以清晰的记得母亲脸上的表情变化,父亲的呼喊,等等每一个细节。大众沉默了,事件过去半年了,这个可怜的女孩夜夜都能重现那个惨剧的发生,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也有很多网友惊叹这个女孩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换做是自己,恐怕早就无法再醒来了。紧接着是又一波爱心捐款。
小多就是在这里与秋兮相识。
秋兮入院比小多早三个月,以秋兮的家世,她都是住单独的干部病犯。秋兮本名叫翟秋,传闻是军方四大家族之一翟家的掌上明珠。秋兮入院几个月,恢复效果一直不明显。或者说秋兮根本不配合任何事情,强制吃药,她绝不张嘴。有一次稍微逼得紧了,她把舌头咬出血,吐了一地。与她交流,她根本一句话不回。院长对前来探望的秋兮父母说,秋兮没有任何器质性损伤,只是悲伤过度而自我封闭。如果和另外一个年龄相仿,遭遇相近的人住在一起,容易互相同情理解,进而深度沟通,尽快恢复正常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秋兮父母同意了这个方案,院方选来选去,只有林小多合适。最初秋兮的父母是不同意秋兮和小多住在同一间病房的。因为小多经常半夜尖叫惊醒,怕女儿休息不好,病情因此更加严重。哪知道秋兮突然自己开口说,“我和林小多住一个房间“,哪怕是秋兮的父亲翟国锋见惯了大场面,也被几个月没有开口的女儿突然发声而惊讶。
秋兮住院期间,对任何人绝不开口,冷若冰霜,只是呆望着远方出神流泪。手机从不离手,经常呆坐的一处,一张一张划过,翻来覆去看几张照片,每天重复。没人可以碰她的手机,即使充电的时候也不离手,如果硬要查看,她甚至会以死相逼。还是某天晚上护士给她偷偷注射了镇静剂,一根根掰开她的手指,才得以拿来研究。
照片中反复出现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她自己,另一个是位小伙子,看上去阳光,坚毅。院方把照片发给秋兮父母,询问他们认不认识这个小伙子,他与秋兮是什么关系。翟国锋看到照片里的人,短暂的惊讶之后,深深的叹了一口气。</content>
本书来自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