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以猎之名(2/2)
走过一条黄尘古道,夜幕便渐渐低垂,依稀可望见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苍定彬略有几分疲累,此刻并未骑马,而是坐在车里歇息。
又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队伍忽然停了下来。宋时敬抬头看时,但见道旁一座青砖碧瓦的齐整大宅,两盏红纱灯悬于檐下,一双石狮子分守门前,乌黑的门匾上龙飞凤舞地正书着“谢府”二字。
“大人,这便是谢泊渔的府邸!”一旁的禁军右统领虞杰握着长杆大刀,回马上前说道。这虞杰虽是宋时敬母亲虞氏的侄孙,理应唤宋时敬一声“叔父”,但是为了避嫌,并不愿刻意让人知道他二人之间的这层关系,故而在外人面前,对宋时敬依旧以“大人”二字来称呼。
“太尉可要使人去叫门?”此时,禁军左统领朱鹮亦身着甲衣,手提浑铁锏,相随在宋时敬身侧,略一躬身道。
朱鹮与虞杰乃是宋时敬的心腹,故而此行欲往谢宅一事,他二人也早已得到了宋时敬的知会。
“江左世家,曾居名人故里;终南新客,方看圣贤都前。”借着红纱灯摇曳不定的光芒,宋时敬望见谢宅门前的对联,冷笑道,“口气倒是不小!”
原来宋时敬出身贫寒,一路经过许多难以想象的挣扎,起起落落,九死一生,才坐上如此高位。年轻时受了许多门第高贵者的歧视、排挤和打压,因而历来便对世家子弟有厌恶之感。
朝廷上这么多年的激烈党争,其实也无非是寒门出身的官僚与世家身份的官僚之间的斗争。那前尚书仆射李熙汉便是世家的代表。
如今李熙汉一派早已败亡,出身微末的官员们算是常常吐了一口气。天下间的读书人,自此再无人敢以门第自诩。这也是宋时敬颇为得意的一件事。
“今日天色已晚,陛下狩猎疲累,欲在谢宅暂宿一宿,”宋时敬回身对朱鹮和虞杰说道,“你二人可将军马分别安置在四下,莫使闲人在此出没。待我禀明了陛下,便可去唤谢泊渔接驾!”
“是!”朱、虞二人领命去了。
此时苍定彬在马车中见队伍停了下来,便欲使李银华到队伍前来问。李银华还未动身,宋时敬便已经打马到了跟前,于是忙返身向苍定彬禀道:
“陛下,太尉自个儿过来了。”
宋时敬下马走到车边,见李银华已经为皇帝卷起了车帘,便忙躬身行了个君臣之礼,然后禀道:
“陛下一路劳累了,前面道旁的宅子便是谢氏府邸。臣已命诸将领四下安置军马,确保陛下安危。即刻便命人去叫门,令谢泊渔出来迎驾!”
“如此甚好,”苍定彬满意地点点头,“今日之事,便有劳爱卿了!”
欲知后事,且看下回。</content>
本书来自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