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血溅大庆殿(2/2)
“哎哟,这是反诗啊。”
“郑王对故国念念不忘,就还念着自己的皇位,想把江山夺回去啊。”
“陛下已经饶他一命,他不思怎么报效皇恩,居然想着谋反,还如此大胆的写出来。”
窦仪偃旗息鼓了,陶谷又跳出来:“陛下,这首词,映射出郑王还不死心啊,对陛下您耿耿于怀,觊觎陛下的江山社稷,是名副其实的反诗啊。”
柴宗训知道这首词是李四光送给赵匡胤的,也算是自己的后招,有下面那首《临江仙》打底,赵匡胤明白自己的心迹,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柴宗训在怀疑的是赵光义对自己的态度,经过仔细回忆,才发现:赵光义自殿外进来,从二娘手里接过纸片,他的表情可谓是丰富多彩,好莱坞影帝都比不上他。他看完之后,就拔剑刺死了李守节。可是从头至尾,赵光义都没有看过李守节呈上去谋反信的字迹啊,他又如何得知字迹不一样的结论?其中必定有蹊跷。
窦仪本来以为自己必败无疑,却没想到还是赵匡胤技高一筹,居然派了密探在郑王府上,还拿到了谋反诗词。他本来已经觉得自己完蛋了,想着怎么渡过难关,没想到事情出现了转机,自己不要死了。这次是皇帝拿出的证据,柴宗训这下要必死无疑了。既然皇帝都提供了弹药,就该自己开火了啊,否则怎么对得起刚才的担惊受怕。
窦仪再次走到大殿中央,生怕陶谷抢了自己的功劳,厉声说道:“郑王谋反一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谋反乃大罪,按《刑统》,该诛九族,请陛下严明刑典,治郑王柴宗训谋反之罪,惩一警百,以绝后来效仿者。”
范质惊得忙跪在地上,大声呼道:“陛下,郑王乃先帝子嗣,且有陛下御赐免死丹书铁券,以此莫须有之罪名加害郑王,难以服众啊。”
王溥作为周世宗的托孤重臣,柴宗训被夺了皇位,他一直觉得对不起先帝,虽然不敢质疑这诗词的真实性,但也有话要说:“陛下,郑王还是一个懵懂小孩,怎么会写出如此惊艳之词,怕是神童也写不出来吧?这词一定是他人所作,郑王只是临摹而已,不能代表他的本意啊。”
陶谷见窦仪抢先发难,自己也不甘落后,只要把郑王的罪名定下来,就再也不怕范质、王溥之流了。出言道:“现在郑王谋反证据确凿,还有何好抵赖的?谷知道你们二人是忠于先帝,可也要实事求是啊,这是一首反诗吧?不管是郑王写的,还是临摹他人的,总是表达了他内心的想法吧?至于丹书铁券,是陛下仁德,赠与郑王及子孙后代保命用的,唯一不保的罪名就是谋反啊。臣恳请陛下赐死郑王于府宅。”
<!--cswww:23219033:110:2018-11-2205:55:33-->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