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栖梧(1/2)
还在御花园外的回廊上便听见园中传来一阵浮云柳絮般轻柔婉转的琴音。
倾颜驻足细闻,琴音淙淙,如细雨穿林拂叶一般,润物无声。
能奏出这样天籁,奏乐之人定是不俗,竟不知这尔虞我诈的宫中何时出了这样超凡脱俗的人物。
脚下步伐加紧些许,有些迫不及待。
御花园中,太后居于上首,其下长公主、段贵妃、苏德妃、芷昭仪、岑淑仪……后宫之中叫得上位分的嫔妃竟然都在。
倾颜经太监通传进来时一怔,她本以为只有太后和长公主。
“倾颜拜见太后,太后福寿安康,长公主千岁,”又对贵妃等人道,“诸位娘娘万福。”
其余妃嫔也起身与她行礼。
太后慈爱一笑,道:“快快起来,到哀家跟前,让哀家好好看看。”
倾颜领旨上前,太后拉着她上下打量:
“走了这些时日,憔悴不少,想必吃了不少苦,奉仪代天巡视解了皇帝一块心病,定要好生嘉奖才是。”
倾颜直言不敢,却听苏德妃笑道:
“太后有所不知,今日在朝堂上陛下已经赐了封号,如今已是‘蕙奉仪’,免君前跪拜之礼。”
偏头对倾颜道,:“本宫还未向蕙奉仪道喜,恭喜蕙奉仪。”
倾颜侧身一礼,回避嫔妃们投射到她身上的目光。
太后闻言很是惊讶,避重就轻说:“哦?是哪个字?”
长公主在一旁贴心道:“是兰心蕙质的‘蕙’。”
太后看着倾颜满意点头:
“嗯,贴切的很,皇帝有心了,”对身侧侍候的翠屏道,“将哀家的那套紫玉南珠的首饰赏给蕙奉仪。”
段贵妃闻言恨得牙痒痒。
别人不知道她可清楚得很,太后那套紫玉南珠的首饰皆是由上好紫玉和南疆独产的珍珠镶嵌而成,精致华美价值连城。
当初南疆进贡时她想陛下赏给她,结果皇帝说“朕已将它送给母后以解思乡之情”拒绝了她,哪知今日太后竟将首饰赏给易倾颜,怎不叫她愤恨!
倾颜领旨谢恩,问道:
“倾颜自御花园外便听见琴音,不知是何人所奏?”
太后呵呵一笑:“哀家就知道你要问,”抬手示意珠帘后的人影。
“这位是安国寺住持的弟子栖梧公子,此次万寿节代师祖珈蓝大师为皇帝贺寿。”
珈蓝大师可是佛门高人,能代他老人家朝贺必不是凡人。
倾颜隐约见那人并未剃度,猜想或许是俗家弟子,只听那人起身对她拱手一礼,字正腔圆道:
“草民栖梧见过蕙奉仪。”声音纯净温润,一听便知人品不凡。
倾颜透过珠帘仔细辨认。
只见男子一身青碧长衫,发顶一支竹簪,长发如瀑披散。
行礼时腰背微微弓起却不显低微,颔首露出饱满的天庭,风吹衣袂别有一番洒脱随性。
倾颜欠身回礼:“公子有礼。公子方才所奏不知是何曲子?倾颜浅薄,竟从未听过。”
“此曲是珈蓝大师雨夜听风而作,尚未取名。草民借花献佛,献丑了。”
“琴音若绵绵细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好比佛法无边普度众生,珈蓝大师不愧为得道高僧,日后若有机会定当前去拜会,听大师礼佛论道。”
她这辈子不信马列,只信鬼神——任谁奈何桥上走一遭都不能不信。
安国寺为护国第一寺,雪凉国崇尚佛法,相信佛渡众生,日后她定要前去祈福还愿的。
段贵妃一看倾颜就觉得碍眼,眼下和皇帝以礼相待的栖梧公子相谈甚欢更是嫉妒得面色狰狞。
李贵嫔向来没脑子,为讨好段贵妃,不顾场合出言讥诮道:
“听闻蕙奉仪在佳宁一把火烧死疫民无数,午夜梦回冤魂索命,蕙奉仪可要好生向大师请教佛法,超度那些死去百姓的冤魂。”
在座众人闻言皆是沉默。
倾颜焚毁疫民尸身一事先斩后奏已得了皇帝准许,皇帝已经特命安国寺举行法事超度亡魂,李贵嫔这话说的不仅是倾颜,也将皇帝算在内……
偷偷看向上首,太后面色不似方才笑逐颜开,分明有些不悦,李贵嫔这才才意识到失言,赶忙跪地请罪:
“臣妾心直口快一时失言,太后恕罪。”
太后扫她一眼,垂眸淡淡道:
“既然如此,李贵嫔回宫静思己过,将往生咒潜心抄写万遍,告慰佳宁死去百姓的冤魂罢。”
李贵嫔有苦难言,领旨谢恩起身告退。
栖梧公子冷眼旁观,待李贵嫔告退后也请辞离开,太后望望天色,道:
“哀家也乏了,睿和与哀家一道回寿康宫,蕙奉仪一路劳顿回宫歇息罢。”
各宫妃嫔纷纷起身:“臣妾恭送太后娘娘,恭送长公主殿下。”
倾颜随后告辞离开,不巧却与栖梧公子在廊下相遇。
“公子怎会在这里?”
这里是通往前朝的路,栖梧公子要回处所该往另一个方向走才是。
栖梧一阵尴尬无奈:“实不相瞒,在下与引路的宫人走散了,不知该往哪里走。”
倾颜清浅一笑,道:“公子若不介意,倾颜愿做公子向导。”
栖梧面色稍霁:“多谢娘娘。”
“公子请。”
盛夏时节,宫内燥热不已,来往宫人在青石路上四处撒水,两人并肩慢慢走在回廊上,碧竹慢一步跟在身后。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