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回 东晋暗流涌动(一)(1/2)
东晋的使者回去,把这些话告诉了晋穆帝司马聃和皇后褚蒜子以及众位大臣们,这在东晋王朝来说,又是多么尴尬的事情。在北方产生剧烈变革的时期,南方东晋又在干什么呢?
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其实许多人的眼睛都在盯着桓温,北伐不北伐的许多人不挂在心上,更担心的是?千万别再发生像王敦叛乱和苏峻叛乱那样伤筋动骨的大动乱。
桓温在干什么呢?他从自己的驻地江陵(今湖北荆州市)出发,在安陆(今湖北安陆)屯兵备战,并且派遣一些将领经营北方。他认为时机已到,亲自带着北伐的奏疏,在朝廷上请求北伐。
桓温的主要理由是,这段时间,石虎已死,他的几个儿子互相残杀,石闵又起来造反,把他的几个儿子几乎杀光,致使后赵政权崩溃。此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愿我们借此机会,举兵北伐。
当桓温念完了这样的奏折后,坐在龙椅上的褚蒜子,抱着6岁的皇帝,对大家说:“众位爱卿议一议,此事应当如何办?”
虽然皇帝已经6岁了,但是要想稳稳地坐在龙椅上,仍然坐不住,所以他的母亲只能抱着他,希望能撑下这次重要的会议。
司徒蔡谟上前一步,进言说:“原来说要北伐,太尉叶枫说是时机未到,后赵必然有一番大的内乱。在这一年内,后赵内部确实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10万兵马做不到的事情,石虎的儿子们,还有石闵替我们做了。真如叶太尉所说,要是那时候北伐,怕是石虎他们停止内乱,而一致对付我们。在此,臣下不得不佩服叶太尉的神机妙算……”
说完,蔡谟深深地看了叶枫一眼。
叶枫说什么好呢?为人得低调,只得谦虚地向蔡谟鞠了一躬:“多谢司徒夸奖,其实臣下也有点轻俘,真怕话说不准,耽误了北伐大业。”
众臣私下嘀嘀咕咕,事实胜于雄辩,还真让叶枫说准了。看来这个叶枫,不但能打仗,还是个占卜师,能预测到几年以后的事情。
蔡谟这才把北伐的意见说了出来:“臣以为,这时候北伐,正是天赐良机。要是等到北方稳定,元气恢复,再去北伐,恐怕就难了。”
会稽王司马昱和蔡谟同为辅政大臣,他的话非同小可,也可以说左右着朝廷的半壁江山。这时候他怎么想的呢?如果桓温没有这么大的功劳,也许他会向着桓温,但是现在他的功劳太大,那就得防着他了。不管怎么样,就是不能让你桓温出头。
于是他说:“北伐是个好机会,但是选将非常重要。请大家务必选一个好的将领。”
蔡谟说道:“北伐的将领还用说么?桓温文韬武略,样样精熟,再说经过西征,又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且多次请缨,请求北伐,桓将军不挂帅,还要哪个挂帅?”
可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