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南有百越之军(二)(2/2)
书信内容如下:“东海商会会长吴氏呈南越武王亲启,承蒙南越武王仁慈,东海商会的船只得以游弋南海,换取珠玑、宝玉。东海商会亦奉武王粮食、农具、铁器。”
“然时移势易,汉帝国欲采取重农抑商之策,规定商人不得穿丝绸,商人不得做官,虽富贵无可芬华,商人地位之低,始于今日。”
“东海商会与汉帝国,已竭尽忠诚,然大将军终不能平等对待,欲夺取商会口中之食,化为官府之用。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吴氏听闻南越武王有非凡智慧,愿聚众而来,为南越国人,效力南越武王麾下。”
番禺城王宫之中,赵佗读了吴淞的信后,大悦,乃召集相国吕嘉、太子赵始商议此事。
吕嘉是西瓯族的族长,今年已经五十余岁了,在越人心中深受爱戴,有着强大的号召力,赵佗任命他为丞相,一方面是处于安抚百越部族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是看中了吕嘉政务方面的能力。
南越国在吕嘉的治理下,已经是欣欣向荣,更是趁着中原内乱的时候,吞并了桂林、象郡,势力更有向北进一步扩张的趋势。这都有赖于擅长山林作战的百越勇士。便是汉帝国,面对层峦叠嶂的南方森林,也只能被迫采取守势。
太子赵始是他的长子,与汉帝国的大将军刘辟非差不多的年纪,性格沉稳,是番禺水师的提督,掌管飘荡在南海之上的所有船只。
随着南越国的发展,尤其在看到刘辟非设立的各种环渤海经济带,为刘辟非带来了大量的钱财,南越国也相当重视水师的发展,如今,南越国已经有了三百艘战船,民间商船不计其数,数量已经远超汉帝国了。
南越国毕竟土地开发困难,此时全国已经是四分之一的人口靠海而活了。太子赵始便是这些人的代言人。
赵佗将吴淞的信件传给吕嘉与赵始观看后,问道:“吴淞要率整个东海商会来投靠我,我是接纳还是拒绝啊?”
赵始道:“我听闻大将军对田大商人遇刺,大发雷霆之怒,有意整顿汉帝国的商业,吴淞此时投靠南越国,却是不打自招,承认自己与田大商人遇刺有关。父王若还接纳东海商会,必然恶化与汉帝国的关系,恳请父王拒纳吴氏与东海商会。”
吕嘉听了,却摇了摇头道:“我不同意太子的看法。我认为大王目前要做的最迫切的事情,便是遏制汉帝国的发展。若不能遏制汉帝国的发展,则我南越各地,必将会被汉帝国再次纳入版图。”
吕嘉继续道:“吴淞及其东海商会的到来,恰好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眼下,是汉帝国最为虚弱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东海商会的影响力,进一步向南攻克疆土,将汉军撵到长江以北,与汉帝国划江而治。如此,岂不比处处看大将军的脸色,要好的多?”
赵佗听了吕嘉的话,兴奋道:“不错。趁他病,要他命。我听闻巴蜀,有一种蛇,可以一只大象吞入腹中。我南越国为何不能效仿那只巴蛇,进一步北上呢。”
吕嘉淡淡一笑道:“百越之君听闻大王雄心壮志,必然欣然追随。”
有了吕嘉的这一保证,赵佗放下心道:“如此,距离与汉帝国划江而治的那天,也就不远了。”
赵始看着兴奋的两人,却是苦笑摇头,南越国想要做巴蛇,汉帝国又岂会甘心做那头蠢象呢?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