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炎狱山(2/2)
于是独幽几乎没费什么事便查到了漪兰君的下落,带着整套的官凭文书就直接朝凡间的炎狱山去了。
炎狱山位于北荒之地寸草不生的戈壁大漠上,紧邻风雷刀谷,一年到头气候恶劣,除了满天的风沙便是桀骜而狰狞的秃山。正午时骄阳似火,血咒河里熔岩涌动,当真能将活人炙烤成炭;到了夜晚便冷风刺骨犹如寒冰地狱,干燥的十级烈风一刮起来如鬼哭狼嚎一般,连石头都被吹得满地乱滚,当真是流放犯人的理想之地。
按照天庭律法,九重天上的神仙犯了罪会被扔到雷池,而凡仙若坏了规矩就会被送到这里关押。
炎狱司位于血咒河底下的山洞中,洞壁上是冒着幽蓝火
焰的火把,脚下只有尺许宽的一条石锁桥通往典狱司大殿,桥底下热浪翻滚,是血咒河汹涌的地下暗流。
恍惚间,好像置身于阴曹地府一般。
青脸的典狱仙官接过独幽递上来的文书仔细翻看,精明的小眼睛连一个标点都要细细验过。
独幽神情坦然地看着他:幸亏我这文书都是真货,倘若当初心思一活动错打了主意,落在这鬼地方只怕是插翅难逃啊。
许久,典狱仙官狰狞的脸上挤出一丝谄媚的笑容:“原来是枢密院女史独幽大人,请随我来吧。”
说罢,便从那将近两人高多的书案后缓缓走出来,颤巍巍地移动着佝偻的身躯,伸出枯枝样的手从墙上取了一挂钥匙,又从角落里拿过一只纸灯笼,哆里哆嗦地点亮灯芯。
独幽耐着性子看他以超慢的速度逐一完成这套并不算复杂的动作,心里不禁暗暗叹气:难怪他案头的公文堆得像山一样,就这工作效率,若是长史大人见了估计早就妥妥地一千六百多个大嘴巴招呼过去了。
又等了半晌,那典狱官终于点着火,挑着灯笼,引着独幽朝一处阴仄仄的山洞深处走去。阴冷的风由背后袭来,卷着沙粒被吸进洞穴,仿佛怪兽张开了巨口一般。天井一样的石阶盘旋而下,洞穴的走向几乎直上直下一般,深不见底,令人有一种通往幽冥的错觉。
越往下走,光线就越是昏暗。跟随着那矮子的脚步,独幽不得不两步一停,心里暗暗留意着周围的一切。
如今虽是顺利进来了,若想把人捞出去,恐怕还得再多动动脑筋。
洞壁皆由大小一样的青砖砌成,隔不远便有一个九龙盘绕的锁头,由于年代久远,积满了厚厚的灰尘。每个锁头皆有九个龙头,乍看都是一样的,而细细观察却发现龙身的盘绕方式和九头朝向竟然都是完全不同;不仅如此,脚下石阶的步数和洞壁上青砖的排序竟是出奇的一致,让人摸不出任何规律,若不是有人引路,她真的怀疑自己始终在原地打转,永远徘徊在一个螺旋的迷宫中。
看来这凡间的监狱也是由高人设计,怪只怪自己还是将这事想得简单了,没有摸清炎狱山的底细便冒然来救人,若是硬来只怕要铩羽而归了。
典狱官脚步虽慢,却是一刻不停,昏黄的烛火引着她在地底迷宫一样的洞窟之中也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在某一处不起眼的牢房门前停下脚步,回头对她说道:
“到咯!”
果然是隔行如隔山,周围没有任何标志性的物件,也没有路标门牌号,天知道这矮子是怎么记的路。独幽不由纳罕,好奇地问道:
“我看这些牢房全都长得一样,典狱仙官也不怕搞错么?”
“您多虑了!”
只见那矮子将灯笼挂在一边,嘎嘎地怪笑一阵,眯起一双腥红的老鼠眼说道:“此地注有仙灵,每个九龙锁皆在法阵之中轮转,每隔一个时辰便要变一次阵;哪怕是典狱官,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才能进出自如,若是乱打乱撞肯定就会被困死在里头了。”
他东拉西扯半天却完全没说到关键部分,独幽故意冷笑道:“哼,我看倒也没什么特别,无非就是密不透风的山洞,再挂些生锈的锁头罢了!”
“大人有所不知。”
那典狱官被这话一激,果然当即反驳道:
“这炎狱山乃是上古时代的昆仑老神设计建造,原是父神用来惩罚不守天规的天神用的。这四周皆设有封印,所有仙术法器到了此地皆不中用!莫说是凡间小仙,哪怕是九重天上的天神关在此处也是插翅难逃!”
没想到这小小炎狱山竟是大有玄机。独幽心里暗暗吃惊,但眼下最关心的问题当然还是如何能把人捞出来:
“那你又凭什么来去自如呢?”
“嘿嘿嘿。”
说到此处,那矮子神秘地一笑,吃力地踮起脚尖,将那牢房门口挂着的竹牌子取下来,专心地与手中小册子上的记录一一核对,竟不再言语了。
独幽不由得一阵气恼。奈何她只精通蛊术,对这些机关一窍不通,也看不出个门道。但有一点已经很清楚了——若是没这矮子引路,恐怕外人很难在此地出入自如。
(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